在宇宙学中,黑洞是引力场极其强大的区域,连光也无法逃脱。黑洞的成长通常是通过吞噬周围的物质,如气体、尘埃和恒星残骸来实现的。当这些物质落入黑洞时,它们会因高速旋转而加热至数十亿度,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包括X射线。
“一天可吞掉太阳”的说法是一种比喻表达,用以形容黑洞的巨大吞噬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增长最快的超大质量黑洞,也不可能以字面上的“一天”内吞噬相当于太阳质量的物质。不过,一些超大质量黑洞(SMBHs)在其活跃的成长期可以非常迅速地积累质量,例如,它们可能在数百万年内吞噬相当于数千个太阳质量的物质。
2021年,天文学家利用不同的望远镜网络,包括NASA的X射线卫星NuSTAR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24亿光年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个黑洞被称为J2146,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3亿倍。J2146被认为是已知成长速度最快的黑洞之一,它每三天大约吞噬一个太阳质量的物质。这种极端的生长速率使得J2146成为研究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对象。
然而,即使是最为剧烈的黑洞吸积过程,也与“一天吞掉太阳”的夸张说法相去甚远。实际上,黑洞的吸积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尽管从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可能非常迅速,但在整个宇宙的时间框架内,这仍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