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湿度会使高温更致命吗?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4-8-2 09: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湿度会使高温更致命。

人体散热机制
正常散热过程
   在正常环境下,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人体体温(约37°C)时,人体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其中,辐射是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较冷物体的过程;传导是热量直接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例如人体与较凉的物体接触时的热量传递;对流则是通过空气或液体的流动带走热量。
   另外,人体还会通过出汗蒸发的方式散热。汗液从皮肤表面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每克水蒸发可带走约43千焦的热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
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变化
   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此时,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已经很小,人体汗液难以蒸发。因为蒸发取决于空气湿度差,当空气湿度大时,水汽从皮肤表面扩散到空气中的速度大大减慢。
   例如,在相对湿度为90%、温度为30°C的环境中,人体出汗后,汗液只能在皮肤表面积聚,而不能有效地蒸发带走热量,这就导致人体散热困难。

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核心体温升高
   由于散热受阻,人体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核心体温会持续升高。当核心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当核心体温达到40 41°C时,人体可能会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力等;如果核心体温进一步升高到42°C以上,可能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
   为了应对高温,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会努力工作,通过加快血液循环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然而,在散热困难的高温高湿度环境中,心血管系统需要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这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疾病发作的风险。同时,由于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能会造成内脏器官供血相对不足,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

与单独高温环境对比
单独高温环境下的情况
   在干燥的高温环境中,虽然人体也面临着热量的挑战,但只要能够补充足够的水分,出汗蒸发散热仍能有效地进行。例如在沙漠地区,尽管白天温度很高,但相对湿度很低,人体通过出汗蒸发散热的效率相对较高。只要能保证水源供应,人体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这种高温环境。
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危险加剧
   而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如夏季的一些湿热地区,即使人体补充了水分,但由于汗液蒸发困难,热量在体内不断积聚。这种情况下,人体更容易出现中暑、热衰竭等高温相关疾病,而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发展速度也更快,对生命的威胁更大。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4 05:33 , Processed in 0.0471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