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对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意义
践行“四力”要求
脚力锻炼
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走进乡村、社区、企业等各个角落,能够真正贴近群众生活。例如,记者深入偏远山区报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情况,需要长途跋涉,实地走访农户,这无疑是对脚力的极大锻炼。
眼力提升
在基层的采访中,新闻工作者能够敏锐地发现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问题。如在走访新兴的农村电商产业时,能看到数字经济给农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物流配送体系在农村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从而提升发现新闻价值的眼力。
脑力增强
通过对基层丰富素材的搜集和分析,新闻工作者能深入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在报道基层民生改善时,需要思考政策的落地情况、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政策执行之间的差距等,从而以更深入、全面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不断增强脑力。
笔力锤炼
基层的故事鲜活而生动,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将基层的人物事迹、发展成就等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例如在描写基层抗疫工作者的奉献精神时,真实感人的故事通过记者的笔端能够打动更多读者。
深入了解国情民意
把握社会全貌
中国地域广阔,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能让新闻工作者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基层状况中,拼凑出中国社会的整体画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发展,从西部大开发中的民生改善到中部地区的崛起,全面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反映群众心声
基层是群众集中的地方,通过深入基层采访,新闻工作者能够直接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诉求,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的采访中,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期望、遇到的困难等,这些心声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反馈给政府和社会,推动问题的解决。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增强社会凝聚力
当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报道一个个积极向上的故事,如邻里互助、社区志愿者服务等事迹时,这些正面的故事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美好,从而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矛盾
客观公正地报道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跟踪其解决过程,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例如报道基层环境污染治理的情况,促使政府和相关企业重视问题并采取措施,这既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推动政策有效实施
政策宣传与解读
在基层采访中,新闻工作者可以深入解读国家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如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报道,可以向农民解释政策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流程,让政策更好地被群众理解和接受,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反馈政策执行问题
记者在基层能够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便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比如在报道扶贫产业发展政策时,如果发现某些地区的产业扶持项目存在市场对接不畅等问题,反馈后有助于相关部门优化政策措施。
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挖掘与传承地方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
基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新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很多地方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春节期间各地的庙会、舞龙舞狮、剪纸等传统技艺展示,通过新闻报道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其保护和传承。
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不同地区有各自的地方文化特色,“新春走基层”活动可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并加以弘扬。像闽南地区的红砖古厝文化、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等,新闻报道能够扩大其影响力,提升地方文化的知名度。
丰富当代文化内涵
记录时代新貌
基层的发展变化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基层不断涌现。例如在一些乡村,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们形成了新的旅游服务意识和乡村治理理念,这些新的文化元素通过“新春走基层”活动被记录和传播,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