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报告(PIAAC)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评估的内容与方式
技能评估维度
读写能力
包括对各种文本(如文章、报告、图表附带文字说明等)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例如,能否从一篇复杂的新闻报道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或者根据给定的书面指示完成相应任务。
数学能力
不仅仅是简单的算术运算,还涉及在各种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比如在理财方面,能够计算贷款利息、理解投资回报率;在工作中,根据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进行分析解读。
问题解决能力(在技术丰富环境下)
重点关注成人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软件、互联网资源等)的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对公司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销售趋势并提出改进策略;或者在网络环境下,搜索有效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诸如装修房屋(从众多装修风格网站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案并根据预算进行调整)等问题。
评估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收集关于被测试者的个人背景信息(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经历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分析不同因素对成人能力的影响。技能测试则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任务,在标准化的测试环境下对成人的读写、数学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定量评估。
报告的主要发现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能力差异
在读写能力方面,北欧国家(如芬兰、瑞典等)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的成人在阅读复杂文本并进行批判性分析方面能力较强,可能得益于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并且社会文化环境也鼓励终身学习和知识交流。
在数学能力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表现较为突出。他们的成人在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展现出优势,这与亚洲国家重视数学教育、强调数学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关。
在问题解决能力(在技术丰富环境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问题解决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这些国家的科技产业发达,成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频繁接触和使用各种先进技术工具,促使他们不断提升在技术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
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
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越高,成人的读写、数学和问题解决能力越强。例如,拥有大学学历的成人在处理复杂文本、进行高等数学运算和利用高级软件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仅具有中学学历的成人。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深入的知识学习、思维训练和研究方法的培养。
就业状况与技能需求
在高技能要求的职业(如工程师、医生、金融分析师等)中工作的成人,其能力水平普遍较高。这些职业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促使从业者持续学习。而低技能工作岗位(如一些简单体力劳动岗位)的从业者往往技能提升机会较少,能力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技能的需求差异影响着成人的技能发展。
年龄与技能更新
年轻成人(如20 35岁)在技术相关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他们更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环境,更善于利用新的软件和在线工具。而年长的成人(如50岁以上)在传统的读写和数学能力方面可能基础扎实,但在适应新技术环境下的技能更新方面可能面临挑战,部分原因是他们接受新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
对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启示
教育体系改革方向
早期教育
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读写、数学等基础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例如,采用更加多样化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终身教育
认识到成人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元化的成人教育和培训机会,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社区学习中心等。鼓励成人根据自身需求和职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如为在职人员提供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补贴,以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根据不同行业和职业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例如,针对制造业工人,可以开展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服务业人员,可以加强客户服务、数字化营销等技能培训。同时,培训应注重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使成人能够迅速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工作中,提升工作绩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