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癌王”,80%发现即晚期,这主要与以下一些它善于伪装的特点有关:
症状隐匿
腹痛
早期腹痛症状不典型。胰腺癌引起的腹痛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肠道不适,比如胃炎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隐痛。
疼痛位置常不固定且程度较轻,有时为间断性发作,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的轻微胀痛或隐痛,很容易被患者忽视,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或者是劳累后的暂时不适。
消化不良
胰腺癌可能导致胰液等消化液分泌异常,早期这种消化功能的改变非常容易与常见的胃肠疾病混淆。
患者可能只是感觉食欲稍微减退,偶尔有腹胀、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被归咎于饮食不规律、压力大或者胃肠功能弱等常见原因,很少会有人联想到可能是胰腺发生了癌变。
黄疸
在胰腺癌早期,黄疸症状可能不明显或者容易被误诊。如果肿瘤位于胰头部位,压迫胆管引起黄疸,但黄疸可能是逐渐出现且发展缓慢。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巩膜(眼白部分)轻度黄染,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轻度的肝脏问题或者是近期休息不好、饮食因素导致的暂时现象。而且,黄疸在一些其他的肝胆疾病中也较为常见,如肝炎、胆囊炎等,所以在胰腺癌早期不容易引起足够重视。
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CA19 9的局限性
虽然CA19 9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腺癌相关标志物,但它的特异性并不高。
在一些良性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胆石症等情况下,CA19 9也可能升高。这就导致了在胰腺癌早期,单纯依靠CA19 9检测很难准确判断是否为胰腺癌。例如,一位患有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其CA19 9水平可能会因为炎症刺激而升高,当数值出现波动时,很难确定是胰腺炎加重还是胰腺癌的发生。
缺乏其他可靠标志物
目前还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能够单独、非常精准地诊断胰腺癌。与其他一些癌症如肝癌(AFP对肝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相比,胰腺癌缺乏像这样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单一标志物。这就使得早期筛查胰腺癌变得更加困难,难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发现胰腺癌的踪迹。
胰腺的解剖位置及生理特点
位置隐蔽
胰腺位于腹腔深部,在胃的后方,横卧于腹后壁,前面有胃、横结肠和大网膜等器官覆盖。
这种深部的位置使得常规的体格检查,如触诊等很难发现胰腺的病变。即使在影像学检查(如B超)中,由于周围器官的遮挡和干扰,早期小的胰腺肿瘤也不容易被清晰地检测到。
神经支配复杂
胰腺的神经支配较为复杂,它与腹腔神经丛等神经结构关系密切。胰腺癌早期可能侵犯周围神经组织,但这种神经受侵所产生的症状可能与其他腹部疾病的神经症状相似。
例如,早期可能出现的腰背部隐痛,很容易被当作是腰肌劳损或者腰椎疾病引起的疼痛,因为这些部位的疼痛在很多常见疾病中都会出现,难以凭借疼痛这一症状联想到胰腺病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