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公中的特殊情况
在公务员招录中,有些地区和职位对于应届毕业生的界定较为宽泛。例如,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缴纳过社保,如果符合上述择业期内的相关条件,如未落实正式工作单位(缴纳社保可能是临时性、短期的兼职等情况相关),在考公时仍然可以被认定为应届毕业生身份,享有应届毕业生报考的相应岗位机会。
2. 就业政策导向方面
从就业促进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定有助于拓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应届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也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应届毕业生身份的人员,因为可以享受一些政府给予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允许符合一定条件下缴纳过社保仍被认定为应届毕业生,给了那些在毕业初期有过短期工作经历(可能缴纳社保)但还未真正稳定就业的学生更多机会,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不同招聘中的具体操作差异
在企业招聘中,部分企业也会参考公务员招录中对于应届毕业生身份认定的类似标准。但也有企业有自己严格的定义,可能只要缴纳过社保就不再认定为应届毕业生。不过总体而言,在就业市场的大环境下,这种灵活的认定方式体现了对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和包容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