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上好急救教育这堂“生命必修课”》
一、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 应对突发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随时可能发生。例如,心脏骤停可能在运动场上、办公室里或者家中毫无征兆地出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如果周围的人懂得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技能,就有可能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溺水、中暑等也屡见不鲜。在溺水事件发生后的黄金救援几分钟内,现场若有人能进行正确的急救操作,如清除呼吸道异物、实施人工呼吸等,溺水者的生命就多了一份保障。
2. 弥补医疗急救资源的不足
医疗急救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在城市中,救护车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抵达现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偏远地区,这个时间可能更长。而急救教育能够让民众成为“第一响应者”,在专业救援力量到达之前,展开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急救知识的普及还可以减轻医院急诊部门的压力。当患者在现场已经得到了恰当的初步处理,后续的治疗往往会更加顺利,降低了因急救不及时而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
3. 提升社会整体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
一个重视急救教育的社会,其成员会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急救教育的广泛开展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当人们都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时,在公共场所遇到突发状况时就不会袖手旁观,而是能够积极伸出援手。
这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较高,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这反映了整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二、目前急救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学校教育方面,急救教育尚未全面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虽然部分地区有一些试点工作,但整体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往往零散、不深入,且课时较少,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急救技能。
在社会层面,针对不同职业群体和普通民众的急救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不同的培训机构提供的急救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仅仅是理论讲解,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2. 师资力量匮乏
专业的急救教育师资短缺是一个突出问题。急救教育需要既具备扎实医学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然而,目前很多从事急救教育的人员可能自身急救技能不过硬,或者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师资的培训投入不足,导致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急救教育需求。在学校,体育教师或校医可能承担部分急救教育任务,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急救教育培训。
3. 公众意识淡薄
很多民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急救是医护人员的事情,自己不需要学习。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较低,大部分人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
一些单位和社区虽然有开展急救教育的条件,但由于缺乏宣传引导,员工和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上好急救教育“生命必修课”的措施
1. 完善教育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应将急救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常规课程体系,从小学到中学逐步深入地设置急救课程内容。小学阶段可以以急救知识的启蒙为主,如简单的伤口包扎、识别危险标志等;中学阶段则系统学习心肺复苏、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等内容。同时,编写统一规范的急救教材,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社会教育方面,政府应制定统一的急救教育规划,规范各类培训机构的资质和课程标准。鼓励企业、社区等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活动,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建立急救教育的长效机制。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急救师资的培训力度。医学院校可以承担更多的师资培训任务,开设专门的急救师资培训课程,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同时,定期对在职的急救教育师资进行复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建立急救师资库,整合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资源。鼓励有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退役的军事医疗人员等加入师资队伍,充实师资力量。
3. 提高公众意识
广泛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急救知识宣传节目、短视频等。例如,可以在黄金时段播放心肺复苏操作的公益广告,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急救知识挑战活动,吸引公众参与。
在社区和单位,定期组织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公众切实感受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对于积极参与急救培训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如颁发急救培训合格证书、给予税收优惠等,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上好急救教育这堂“生命必修课”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公众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让急救知识和技能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