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友好合作有着深厚的基础、广阔的前景,以下是推动双方友好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果的多种方式:
一、政治领域
1. 高层交往与政策沟通
高层互访常态化
保持两国领导人的定期互访,就双边关系、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高层交往能够从战略高度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确定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例如,双方领导人可以在会面期间签署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为合作提供政策框架。
多边平台协作
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外交场合,如联合国、亚投行等,中斯两国加强协调与配合。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多边主义,在全球治理问题上形成合力。例如,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面前,中斯可以共同提出应对方案,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相互支持,提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2. 加强政治互信
深化政治对话机制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治对话渠道,如中斯双边委员会等机制。通过定期的会议和对话,及时解决双边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误解,增进对彼此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的理解和尊重。
在对话中分享各自的政治治理经验,例如中国的脱贫攻坚经验、基层治理经验等对斯里兰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斯里兰卡的民族和解进程中的一些做法也可以为中国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参考。
二、经济领域
1. 贸易合作
拓展贸易领域与优化结构
除了传统的贸易商品如茶叶、橡胶等,中斯应积极开拓新的贸易领域。在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手工艺品等方面扩大贸易规模。例如,中国可以向斯里兰卡出口更多的电子通讯设备、绿色能源设备等;斯里兰卡可以向中国出口更多种类的热带水果制品和特色珠宝工艺品。
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简化海关手续,降低贸易壁垒。建立更多的双边贸易促进机构,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贸易咨询等服务,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大型项目持续推进
在港口建设方面,继续完善和拓展汉班托塔港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为印度洋地区的综合性物流枢纽,除了货物装卸转运功能外,进一步发展临港经济区,吸引更多的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入驻。
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共同推进公路、铁路建设项目。例如,提高斯里兰卡铁路的电气化水平和运营效率,改善公路网络连接性,这不仅有助于斯里兰卡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互联互通,也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机遇。
3. 投资合作
鼓励双向投资多元化
中国企业可以加大对斯里兰卡的投资,除了基础设施领域,在旅游、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开展多元化投资。例如,投资建设高端度假酒店、农业种植园、纺织服装加工厂等。
斯里兰卡也可以鼓励本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特别是在斯里兰卡具有特色优势的领域,如传统医药、特色文化产品等,在中国开拓市场,实现双方投资的双向互动和互利共赢。
三、文化与人文领域
1. 文化交流
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中斯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双方可以开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修复等项目。例如,斯里兰卡的阿努拉德普勒古城等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可以借鉴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经验;中国的一些古老建筑保护理念也可以与斯里兰卡共享。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常态化
定期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电影节等活动。互派文艺团体进行演出交流,如中国的京剧、杂技团到斯里兰卡演出,斯里兰卡的传统舞蹈、音乐团体到中国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2. 教育与人才交流
教育合作项目拓展
增加两国高校之间的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设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鼓励斯里兰卡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科技、工程等专业知识;同时也欢迎中国学生到斯里兰卡学习南亚文化、热带农业等特色学科。
职业技能培训合作
根据斯里兰卡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合作。例如,针对斯里兰卡的建筑行业、旅游业等开展建筑技能、酒店服务管理等培训项目,提高斯里兰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安全与海洋领域
1. 安全合作
海上安全合作
中斯可以在打击海盗、海上走私、非法捕捞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海上巡逻、情报共享等行动,保障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安全畅通。例如,建立中斯海上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演练,提高双方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
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在反恐、网络安全、应对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可以进行反恐经验交流、网络安全技术合作,以及在应对印度洋海啸等自然灾害方面建立应急救援合作机制。
2. 海洋资源开发合作
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
共同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捕捞计划,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技术交流,中国可以向斯里兰卡传授先进的养殖技术、渔业加工技术等,同时也可以合作开展渔业资源养护项目。
海洋能源合作
在海洋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开发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和项目开发。例如,共同建设海洋能发电示范项目,探索适合斯里兰卡海洋环境的新能源开发模式,提高斯里兰卡的能源自给率并推动其向清洁能源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