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冷资源”变身“热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冰雪运动方面
冰雪场地建设与消费增长
场地设施建设
成都近年来大力建设冰雪运动场地,包括室内滑雪场、滑冰场等。例如成都融创雪世界,拥有多条不同难度级别的滑雪道,其规模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场地的建设利用了人造雪和制冷技术,将原本缺乏自然冰雪的成都打造成了冰雪运动的热门目的地。
消费市场扩大
随着冰雪场地的增多,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大幅增长。不仅有青少年参与滑雪、滑冰培训课程,还有大量的成年人将冰雪运动作为休闲娱乐方式。据统计,在冰雪运动旺季,成都各冰雪场地的客流量明显增加,相关的冰雪运动装备如滑雪板、滑冰鞋的租赁和销售业务也十分火爆,带动了整个冰雪运动产业链的发展。
冰雪运动赛事与旅游融合
举办冰雪赛事
成都积极举办各类冰雪运动赛事,如冰雪节期间的滑雪比赛等。这些赛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选手和冰雪运动爱好者前来参赛和观赛。例如一些小型国际滑雪邀请赛在成都举办,提高了成都在冰雪运动领域的国际知名度。
旅游带动效应
冰雪赛事的举办带动了成都的冰雪旅游。外地游客因赛事来到成都,他们在参与或观看比赛之余,还会游览成都的其他旅游景点,如武侯祠、锦里等。同时,本地游客也会因为家门口的冰雪盛事而增加出行意愿,刺激了旅游消费,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都从中受益。
冬季特色旅游方面
温泉旅游的升级
温泉资源开发
成都周边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如大邑县的花水湾温泉。当地不断对温泉资源进行开发升级,打造了多个高品质的温泉度假区。这些度假区除了提供传统的温泉泡浴服务外,还增加了温泉养生套餐、温泉水疗项目等。
多元化旅游体验
在温泉旅游中融入了文化体验、美食体验等元素。例如,在温泉度假区内设置川西文化展示区,游客可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推出温泉美食节,将温泉与当地特色美食相结合,如温泉煮蛋、温泉火锅等,让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品尝独特的美食,提升了温泉旅游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冬季民俗旅游的创新
民俗活动传承与创新
成都在冬季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冬至吃羊肉汤等习俗。一些地方将这种习俗进行创新推广,举办羊肉美食节,除了传统的羊肉汤,还开发出了多种羊肉菜肴。同时,在一些古镇如洛带古镇,冬季会举办传统的庙会活动,加入了现代灯光秀元素,展示传统的川西民俗工艺品,如蜀绣、竹编等,吸引游客参与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方面
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冰雪装备制造业起步
随着冰雪运动的兴起,成都的冰雪装备制造业也开始发展。一些本地企业开始涉足滑雪板、滑雪服等冰雪装备的生产制造。虽然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已经初步形成了与冰雪运动产业相配套的产业链环节。同时,与冰雪运动相关的服务业,如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运动旅游中介等也蓬勃发展,形成了多个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
农业与冬季旅游结合
在成都的一些农村地区,冬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彭州的蔬菜基地,冬季会推出蔬菜采摘游项目。游客可以到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冬季蔬菜,然后品尝当地农家制作的以冬季蔬菜为原料的美食,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丰富了成都冬季旅游的内容。
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规划与扶持
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冬季“冷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冰雪运动方面,政府对冰雪场地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在旅游发展方面,制定了冬季旅游推广计划,通过旅游宣传推广专项资金,在国内外进行成都冬季旅游形象的宣传,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成都的冬季“热经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