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八部门出台意见:进一步推动技能强企工作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19 06: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部门出台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意见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政策背景
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例如,制造业中的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这一过程中,企业对掌握先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应对技能人才短缺现状
   尽管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如航空航天、高端芯片制造等,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同时,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主要内容及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激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
     意见鼓励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技能人才培训基金,用于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实训设备购置等。例如,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员工的数控加工、机器人操作等技能培训。
     企业在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方面有了更多的政策依据。可以根据技能水平、业绩贡献等因素确定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实现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如华为公司通过内部的技能等级评定体系,为不同等级的技能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激励员工不断提升技能。
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企业可以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按照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相应岗位工作,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新型学徒制
     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是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可以按照“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模式,选拔新入职员工或在职员工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例如,建筑企业中的鲁班工匠学院,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建筑工匠,将企业的实践经验与院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了学徒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高技能领军人才
     支持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可以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创新、技艺传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中国中车集团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高技能大师牵头,带领团队开展高速列车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新型工艺研发,并将绝技绝活传授给年轻员工,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如在技术研发项目申报、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便利。这有助于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企业技术升级、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意义
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能强企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通过培养和拥有大量高技能人才,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产品缺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宏观层面看,众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将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德国制造业凭借大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在全球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经验表明技能人才对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稳定就业与优化就业结构
   技能强企工作的推进促使企业扩大技能人才的招聘和培养规模。这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也引导劳动者重视技能学习,优化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例如,随着智能制造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参加工业机器人操作、自动化生产线维护等技能培训,实现了从低技能岗位向高技能岗位的转移就业。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3 17:42 , Processed in 0.0422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