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找矿成果出现“井喷”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技术进步
1. 勘探技术创新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升
高精度重力勘探、磁力勘探技术不断发展。例如,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地勘查地下地质结构。通过飞机搭载高精度重力仪和磁力仪,可获取大面积的地球物理场数据。在寻找金属矿方面,这些技术能够探测到地下深处的磁性体或密度异常体,为发现隐伏矿体提供重要线索。像在我国北方某大型铁矿的勘探中,航空磁力勘探就成功圈定了异常区域,后续的地面勘探工作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亿吨级的铁矿资源。
地球化学勘探的新方法
发展了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传统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往往只能探测地表浅部的元素异常,而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可以探测到来自深部矿体的微弱地球化学信号。例如,活动态金属离子法(MMI),能够有效提取土壤中与深部矿体相关的活动态金属离子,通过分析这些离子的种类和含量,追踪深部隐伏矿体的位置。这种技术在寻找金矿等贵金属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找矿的命中率。
钻探技术改进
超深钻探技术取得突破。新型的钻探设备和工艺能够实现更深的钻探深度,并且提高了钻探效率和岩芯采取率。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深部钻探装备,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超深钻探,钻探深度可达数千米。在一些深部找矿项目中,通过超深钻探获取的岩芯样本,能够直接观察到深部地层的岩石组合、矿化特征等信息,为确定深部矿体的位置、规模和品位提供了可靠依据。
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与地质找矿
随着地质数据的大量积累,大数据技术被引入到地质找矿领域。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地质勘查数据,包括地质图、化探数据、物探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挖掘出不同地质要素之间的潜在关联。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岩石类型、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与已知矿产地之间的关系,构建找矿模型,从而预测未知的潜在矿产地。这种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地质找矿中局部分析的局限性,从宏观上把握找矿方向。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直观地呈现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体形态。利用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多源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在矿山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准确显示矿体的空间分布、走向、倾向等特征,有助于优化勘探工程布置和开采方案设计。例如,在某铜矿山的勘探中,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发现了传统二维地质图未能识别的矿体分支和深部延伸部分,增加了矿山的可采储量。
二、政策支持与投入
1. 政策导向
国家战略需求推动
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找矿的政策。例如,将矿产资源保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强调提高国内资源自给率。这促使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对找矿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从政策层面引导和推动找矿勘查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矿业权管理改革
矿业权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简化了矿业权审批程序,降低了企业进入矿业勘查开发领域的门槛。例如,推行“放管服”改革,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了矿业权的获取效率。这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找矿工作中,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加了找矿勘查的力量。
2. 资金投入
政府财政支持
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地质找矿的财政投入。设立了专项的地质勘查基金,用于支持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等工作。例如,中央财政的地质勘查基金在一些重点成矿区带开展前期勘查工作,为后续的商业性勘查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找矿靶区。这些基金的投入确保了一些高风险、基础性的找矿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企业投资增加
在政策鼓励和资源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矿业企业纷纷增加对找矿的投资。大型矿业企业通过加大勘探投入来扩大资源储备,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一些国有大型矿业企业在国内外积极开展找矿项目,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深部找矿和新区找矿。同时,小型矿业企业也在特定的矿种或区域内参与找矿勘查,形成了多层次的找矿投资格局。
三、地质理论研究深入
1. 成矿理论创新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研究
随着大陆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深入研究了板块运动、岩石圈深部过程与成矿的关系。例如,认识到在板块碰撞带、俯冲带等构造环境下,深部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传递会导致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区域,基于大陆动力学的成矿理论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属矿床,如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
层控矿床理论拓展
层控矿床理论得到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许多矿床的形成与地层的特定层位有密切关系,而且受到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例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碳酸盐岩地层中,通过对层控铅锌矿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以及后期构造热液活动对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影响。这一理论的发展为在类似地层分布区域寻找层控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找矿的针对性。
2.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成矿区带划分细化
通过对全国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的系统研究,进一步细化了成矿区带的划分。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根据不同的构造单元和矿化特征,将原来较为宽泛的成矿区带进一步细分。这有助于明确不同区域的找矿方向,合理配置找矿力量。在细分后的成矿区带内,依据其特定的成矿地质条件,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找矿方法和技术,提高了找矿的成功率。
多旋回成矿理论应用
多旋回成矿理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地质区域的找矿有了新的认识。在经历多次地质构造旋回的地区,不同旋回的地质作用叠加可能导致多期次成矿。如我国的一些古老变质岩区,经过多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应用多旋回成矿理论,重新评估这些区域的找矿潜力,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矿体或者新的矿化类型。
四、人才队伍建设
1. 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学科建设
国内众多高校加强了地质类学科建设。设置了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并且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一些高校建立了校内地质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的地质观察和分析。同时,高校与地质勘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培养出了大量适应现代找矿工作需求的专业人才。
继续教育与培训
针对在职的地质勘查人员,开展了丰富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学术讲座等形式,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新的找矿技术和理论出现后,相关部门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让勘查人员学习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等新知识,提高了整个地质勘查队伍的业务素质。
2. 人才激励机制
科研奖励与成果转化激励
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奖励制度,对在地质找矿理论研究、勘探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科研人员给予奖励。例如,国家设立了地质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同时,在成果转化方面也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找矿工作中,提高了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找矿成果的转化率。
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在地质勘查企业和事业单位中,为地质专业人才提供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从初级勘查人员到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等,有明确的晋升标准和发展路径。例如,根据勘查人员的工作业绩、科研成果、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优秀的人才能够得到晋升和重用,这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地质找矿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