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吉林: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全力抓好养殖业稳增长保供给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24 00: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吉林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抓好养殖业稳增长保供给的一些意义、举措和影响:

一、意义
1. 保障畜产品供应
   满足本省居民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需求,确保居民的“菜篮子”丰富稳定。吉林作为人口众多的省份,稳定的畜产品供应有助于稳定物价,特别是在应对节日消费高峰或特殊时期(如自然灾害期间外部供应受阻时),本地充足的畜产品供应能够保障民众正常生活。
2.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现代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畜牧业可以促进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模式变革,如从传统的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这有助于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同时,现代畜牧业与种植业联系紧密,可以形成农牧循环的良好发展模式,例如利用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3. 促进农民增收
   养殖业是吉林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农村养殖户来说,稳定增长的养殖业能够增加他们的养殖收入。无论是小型家庭养殖场还是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扩大生产、提高养殖效益,都能直接带动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而且,畜牧业产业链较长,还能为农民提供诸如饲料加工、畜禽运输、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4.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在全国畜牧业市场中,吉林发展现代畜牧业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优势。例如吉林的肉牛养殖,如果能够实现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打造吉林特色的牛肉品牌,就能够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集聚,如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

二、举措
1. 政策支持与引导
   补贴与奖励:吉林可能会出台针对畜牧业的补贴政策,例如对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新建或扩建养殖场给予资金补贴,用于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畜舍建设、养殖设备购置等。对养殖优良品种的企业和养殖户给予奖励,鼓励提高畜禽的品种质量,如引进优质种牛、种猪的补贴,以提高本地畜禽的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
   金融扶持:协调金融机构为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贷款担保。针对畜牧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特点,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如养殖专项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难题,支持养殖企业扩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等。
   规划引导:制定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养殖重点和发展方向。例如,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在草原资源丰富的地区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在粮食主产区鼓励发展猪、禽等食粮型畜禽养殖,形成合理的养殖布局,避免区域间的无序竞争。
2. 养殖技术提升
   良种推广: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例如加强本地优良品种的保护和选育,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畜禽品种进行杂交改良。通过建立种畜禽场、配种站等,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源,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产品质量。
   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养殖种类(如猪、牛、羊、禽)和养殖规模的养殖户,传授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包括饲料配方、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下乡指导、网络在线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养殖设施现代化:鼓励养殖户和养殖企业采用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如自动化的喂料系统、饮水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通风调节)等。这些设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畜禽的生长环境,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3. 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防控机制:建立健全从省到村的四级疫病防控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疫病防控中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如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形成防控合力。例如在应对重大动物疫病时,卫生部门负责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防控,交通部门负责对动物运输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畜产品市场的疫病防控监管。
   疫苗研发与接种:加大对动物疫病疫苗研发的投入,支持本地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疫苗研发工作,提高疫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的疫苗接种指导和监督,确保畜禽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例如在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中,通过免费发放疫苗和强制免疫等措施,提高畜禽的免疫密度。
   疫病监测与预警:建立覆盖全省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在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关键场所设立监测点,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等,对疫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布疫病预警信息,以便养殖户和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控准备。
4. 产业链延伸与完善
   畜产品加工升级: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提高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附加值。例如,鼓励牛肉加工企业从传统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生产高档牛肉制品、休闲牛肉食品等;对禽蛋加工企业,引导其开发高附加值的蛋制品,如蛋黄卵磷脂、蛋清肽等营养保健品。
   冷链物流建设:加强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构建从养殖场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冷链体系。在养殖集中区建设冷库、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确保畜产品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品质安全。这有助于扩大吉林畜产品的销售范围,特别是对新鲜肉品、奶制品等易腐产品的远距离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培育吉林特色的畜产品品牌,如吉林长白山黑猪、延边黄牛等品牌。通过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举办品牌推介活动等方式,提高吉林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影响
1. 环境影响
   挑战: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带来环境压力。例如,畜禽粪便排放可能会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大量的畜禽粪便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农田或水体中,会导致土壤肥力失衡、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而且,养殖场的臭气排放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机遇:但如果按照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推动绿色养殖模式,如采用农牧循环模式,将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制成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推广环保型的养殖设施和技术,如生物除臭技术、粪便干湿分离技术等,可以有效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2. 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供应方面:吉林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将增加畜产品的供应总量。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能够提高畜禽的出栏量和产蛋、产奶量,从而稳定和增加市场上肉、蛋、奶等畜产品的供应。这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全国性的畜产品供应格局中,吉林作为重要的产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需求方面: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本地和外地市场对吉林畜产品的需求。例如,高品质的吉林牛肉如果在市场上得到认可,不仅会吸引本省消费者增加消费,还会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际市场的消费者,从而改变市场的需求结构,推动畜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3. 社会稳定影响
   从就业角度来看,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除了养殖环节本身需要的劳动力,如饲养员、兽医等,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如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也会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这有助于缓解吉林的就业压力,特别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而且,稳定的畜产品供应也有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避免因畜产品短缺引发物价波动和居民生活不安等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05:09 , Processed in 0.0692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