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院武鸣校区项目获得广西首个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认证证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以下是其多方面的意义:
建筑技术与创新层面
能效提升
近零能耗建筑对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气密性能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例如,该校区建筑可能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如加厚的聚苯板保温层或者新型的真空绝热板,其导热系数极低,能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在气密性能方面,通过高精度的门窗密封技术,像采用多道密封胶条的门窗系统,降低空气渗透带来的能量损失,使建筑在冬季能更好地保持室内热量,夏季减少室外热量的侵入。
能源系统集成
项目可能整合了多种高效能源系统。比如,采用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暖和制冷。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传统的空调系统更高,可以将地下相对稳定的温度转化为建筑所需的冷热能源。
同时,结合太阳能光伏系统,充分利用广西地区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在校区的屋顶、停车场遮阳棚等位置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的照明、办公设备等提供部分甚至大部分电力需求。
对广西建筑行业的推动作用
示范引领
作为广西首个获得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认证的项目,为广西建筑行业树立了标杆。其他建筑项目可以借鉴其设计理念、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经验,从而推动整个广西地区建筑向节能、近零能耗方向发展。
引导建筑设计单位更加注重建筑的能效设计,促使施工单位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的高标准要求,也让房地产开发商看到近零能耗建筑在市场上的潜力和优势。
推动建筑节能标准提升
促使广西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随着近零能耗建筑项目的出现,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可能会根据该项目的成果进行修订,提高对建筑围护结构、能源系统等方面的节能要求,从而带动广西建筑整体节能水平的提高。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义
节能减排
在运行过程中,近零能耗建筑将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为例,如果更多建筑达到近零能耗标准,广西地区的建筑领域碳排放将显著降低,对缓解气候变化压力有着积极作用。
资源节约
近零能耗建筑通过优化设计和高效能源利用,间接地节约了自然资源。例如减少对电力的需求,就意味着减少了发电所需的煤炭、水资源等资源的消耗,有助于广西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