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m.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2-1 1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工代赈在吸纳就业等多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一、吸纳就业人数增长的意义
1. 稳定民生保障
   吸纳更多就业意味着更多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受经济波动、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影响的人群来说,以工代赈项目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像一道“安全网”。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许多贫困家庭的劳动力通过参与以工代赈工程,获得了工资性收入,改善了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减少了贫困发生率。
2.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这些就业人员在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自身获得收入,还会在当地进行消费。他们的消费会带动当地的市场流通,促进小商贩、小店铺等的发展。比如在一个以工代赈的农村道路建设项目中,工人会在当地购买生活用品、餐饮等,这就间接地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繁荣,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 提升劳动力技能和素质
   以工代赈项目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发展等不同领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要求。就业人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新的技能和知识。例如在水利设施建设的以工代赈项目中,工人可以学习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技术规范、施工流程等,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或其他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促进就业增长的可能原因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政府不断完善以工代赈的相关政策。例如,在项目规划上更加注重向吸纳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倾斜,扩大以工代赈项目的覆盖范围。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了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从而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 项目类型多样化
   近年来,以工代赈的项目类型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等项目外,还拓展到了生态修复、农村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域。像一些地区开展的生态护林员以工代赈项目,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中;还有的地方针对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等以工代赈项目,这些多样化的项目类型为不同技能和背景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3. 基层组织实施能力增强
   地方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组织以工代赈项目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在项目的组织动员、劳动力招募、施工管理等方面更加高效和规范。基层政府能够更好地根据当地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合理安排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吸纳就业的效率。例如,一些乡镇政府通过建立劳务合作社等形式,有序组织当地农民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6 00:22 , Processed in 0.0756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