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无人机协同作战 未来战场将如何重塑?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2-7 13: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人机协同作战将从多个方面重塑未来战场:

侦察与态势感知
全时全域覆盖
   由不同类型无人机组成的协同侦察体系,能够实现对战场全时段、全方位的侦察。小型微型无人机可以在城市等复杂地形中穿梭,对建筑物内部、街区角落等进行近距离侦察;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则可在高空长时间巡航,监视大片区域。
   例如,在城市作战环境下,微型无人机可以从窗户等入口进入建筑物内部,获取房间布局、敌人分布等情报,同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数千米高空监测城市周边地区敌军的调动情况,二者协同将战场态势完整地呈现给作战指挥中心。
多源情报融合
   不同功能的无人机获取的情报可以进行融合。携带光学侦察设备的无人机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情报,而携带电子侦察设备的无人机能够探测敌方的电磁信号。
   例如,在应对敌方具有伪装防护的军事设施时,光学侦察无人机可能难以识别其真实用途。但电子侦察无人机可以探测到该设施发出的电磁信号特征,通过两者情报融合分析,就能准确判断出设施的性质,如伪装成普通建筑的通信枢纽或者雷达站等。

指挥与控制
分布式指挥体系
   无人机协同作战促使指挥体系向分布式发展。传统集中式指挥中心容易成为敌方打击的重点目标,而在无人机协同作战中,指挥权可以分散到多个作战单元。
   例如,在空中作战编队中,一架大型指挥控制无人机可以与多架作战无人机协同。即使指挥控制无人机受到干扰或攻击,部分作战无人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作战规则和自主协同算法,继续执行任务或者由其他作战单元临时接管指挥权。
人机协作指挥决策
   未来战场上,人类指挥官与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将协同进行指挥决策。无人机收集的海量数据由人工智能进行快速分析处理,为指挥官提供决策建议。
   例如,在复杂的海战环境中,面对敌方舰艇编队的机动,无人机群对敌方舰艇的位置、航向、速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这些数据迅速分析出多种作战方案,如从哪个方向发动攻击、采用何种攻击序列等,指挥官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战略全局的判断,选择最佳方案并指挥无人机群执行作战任务。

作战效能提升
饱和攻击能力
   大量无人机协同发动攻击可以形成饱和攻击态势。在面对敌方强大的防空体系时,成群结队的无人机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同时向目标发起攻击。
   例如,在对敌方严密防守的海岛军事基地进行攻击时,数百架小型攻击无人机同时出动。这些无人机一部分佯攻,吸引敌方防空火力,另一部分则趁机突破防线,对基地内的关键设施如雷达站、导弹发射架等进行打击,使敌方防空系统难以应对。
作战灵活性增强
   无人机的组合和任务分配可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快速调整。例如,在执行敌后渗透任务时,原本执行侦察任务的无人机如果发现高价值目标且具备攻击能力,可以临时调整任务转为攻击目标。
   不同类型无人机之间也可以灵活配合,如察打一体无人机与诱饵无人机协同。诱饵无人机可以模拟大型飞机的雷达信号,吸引敌方防空火力,察打一体无人机则趁机对暴露的防空阵地进行打击。

作战样式创新
蜂群作战
   无人机蜂群作战是一种新兴的作战样式。大量低成本、小型化的无人机以集群方式协同作战,它们通过分布式的智能算法进行自主控制和相互协作。
   在空袭作战中,无人机蜂群可以像蜂群攻击一样涌向目标。例如,在攻击敌方航母战斗群时,数千架微型无人机蜂群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通过数量优势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空体系,对航母的甲板、舰岛、舰载机等关键部位进行破坏,干扰航母的作战能力。
忠诚僚机概念拓展
   从空中作战扩展到多域作战。在空中作战中,“忠诚僚机”无人机与有人驾驶战机协同,为有人机提供侦察、火力支援等。
   在陆战领域,可以发展类似的概念,如“忠诚无人战车”与有人驾驶战车协同作战。无人战车在前方侦察路况、探测地雷和敌方火力点,为有人战车开辟安全通道;在海战领域,小型无人舰艇作为“忠诚僚舰”为大型舰艇提供预警、反潜等辅助功能。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7 00:02 , Processed in 0.0523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