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8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99岁人生,热血难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一、生平事迹
1. 投身核潜艇事业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外的核讹诈和强大的海上军事压力,中国决定开展核潜艇研制工程。1958年,黄旭华开始参与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当时的科研条件极为艰苦,他和同事们面临着资料匮乏、技术手段落后等重重困难。他们甚至连核潜艇的模型都没有见过,仅有的参考资料是从国外新闻报道中获取的一些模糊信息。
2. 隐姓埋名30年
   为了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默默奉献,隐姓埋名长达30年之久。他不能向家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行踪,与家人断绝了正常的联系。
   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工作。他的兄弟姐妹曾一度误解他,以为他不顾家庭。但黄旭华把对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潜艇的研发工作中。
3. 攻克技术难关
   在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黄旭华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例如,在核潜艇的水滴线型外形设计方面,他和同事们通过大量的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确定了适合中国核潜艇的外形方案。
   对于核潜艇的核心部件——核反应堆,他参与研发并解决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确保了核反应堆的安全可靠运行。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被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二、人物影响和精神传承
1. 对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黄旭华的贡献使得中国海军在核潜艇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核潜艇的装备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战略威慑能力,使中国海军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在近海防御和远洋作战战略方面,核潜艇成为中国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可以在深海中隐蔽航行,对敌方的海上和陆地目标进行威慑和打击,有效维护了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
2. 精神价值
   黄旭华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尤其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他的事迹告诉人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舍小家为大家,可以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这种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国防建设中不断传承,鼓励着新一代的科研人员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23年3月12日,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9岁。他的离去是中国科学界和国防事业的重大损失,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8 01:07 , Processed in 0.0573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