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大风天气往往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福建沿海的客渡运航线停航是出于多方面的安全考虑:
一、安全风险因素
1. 船舶航行稳定性
在寒潮大风天气下,海面风浪增大。强风会对船舶产生巨大的侧向力,使船舶的操纵变得困难。对于客渡船舶来说,其相对较小的船型和有限的抗风能力,在大风中容易出现摇晃、倾斜等不稳定现象。
例如,小型客渡船的干舷较低,当受到大风浪冲击时,海水可能涌上甲板,增加船舶的重量和重心偏移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船舶倾覆。
2. 能见度降低
寒潮常常伴随着降温、降雨甚至降雪等天气现象。降雨和海雾会导致能见度急剧下降,在海上,船员难以清晰地观察周围的船舶、航标和海岸线等重要目标。
客渡船舶在进出港和航行途中,需要准确识别航道、避让其他船只。能见度降低时,船舶发生碰撞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 乘客安全与舒适性
大风浪中的船舶颠簸会使乘客感到极度不适,甚至可能导致晕船、呕吐等现象。在剧烈摇晃的船上,乘客难以保持平衡,容易摔倒受伤。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如需要疏散乘客,在大风浪和船舶不稳定的情况下,疏散难度也会大大增加,不利于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二、应对措施及后续影响
1. 停航决策依据
福建沿海的航运管理部门根据气象预报,结合不同客渡运航线的特点,如航线的长度、船舶类型、途经海域的海况等因素,做出停航决策。
对于那些途经开阔海域、抗风能力较弱的船舶所在航线,会优先考虑停航。例如,一些连接偏远海岛的小型客渡航线,由于船舶较小且海域风浪容易较大,往往是最早停航的对象。
2. 对当地交通和居民的影响
停航会影响沿海居民的出行,特别是那些依赖客渡往返海岛与陆地的居民。他们的日常通勤、物资运输、就医求学等活动可能会受到阻碍。
当地交通部门需要及时发布停航信息,引导居民合理安排行程。同时,也要考虑提供替代的交通方案或应急运输措施,如在条件允许时,增加陆地运输的运力,以满足部分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
对于海岛的旅游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游客无法按时进出海岛,旅行社可能需要调整行程安排,海岛的旅游设施运营也会受到影响,相关旅游从业者的收入会有所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