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腹痛
急性胰腺炎典型的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常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等。一般来说,腹痛多在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突然发作,疼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
恶心、呕吐
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往往频繁而剧烈,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这是因为胰腺的炎症刺激了胃肠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发热
患者常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 5天。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逐日升高,可能提示合并感染或出现并发症,如胰腺脓肿等。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这是因为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或者是因为胰腺炎导致胆管炎症、水肿,胆汁排泄受阻。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症状,如皮肤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等,多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是由于大量炎性渗出、严重的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佳节聚餐与急性胰腺炎的关联及饮食习惯的改善
佳节聚餐易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原因
暴饮暴食
在佳节期间,人们往往会食用大量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甜点等。胰腺需要分泌大量的胰液来消化这些食物。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等酶原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活性的,当暴饮暴食后,胰液分泌增多,同时胰管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胰蛋白酶原等在胰腺内被提前激活,从而消化胰腺自身组织,引发急性胰腺炎。
大量饮酒
酒精一方面能直接刺激胰腺腺泡细胞,促使胰液分泌;另一方面,酒精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液和胆汁排泄不畅,胰管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饮食习惯的改善措施
适量饮食
在聚餐时,应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尤其是对于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它们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胃肠和胰腺的负担。例如,每餐可以将肉类的摄入量控制在100 150克左右,同时搭配大量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等。
避免酗酒
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尤其是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如果饮酒,应选择适量饮用低度酒,如红酒,并且要注意饮酒的速度不能过快。一般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15克酒精相当于450毫升左右啤酒、150毫升左右葡萄酒或50毫升左右的白酒)。
规律进餐
即使在节日期间,也要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餐间零食过多。尽量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这样有助于维持胰腺正常的分泌节律。例如,早餐可以在7 8点之间,午餐在12 13点之间,晚餐在18 19点之间。
清淡饮食
减少油腻、辛辣和高糖食物的摄入。烹饪方式可以多选择清蒸、水煮、凉拌等,避免油炸、油煎和烧烤等方式。例如,用清蒸鱼代替油炸鱼,用凉拌蔬菜代替油腻的炒菜。这样的饮食方式有助于减轻胰腺的消化负担,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