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云南耿马“茶果共生”解锁土地增效密码的一些情况:
一、生态模式内涵
1. 立体布局
在耿马的茶园中,茶树与果树相间种植,形成立体的种植结构。例如,高大的果树如核桃树等为茶树提供了一定的遮荫。茶树是喜阴植物,适度的遮荫可以改善茶园的小气候,减少夏季高温对茶树的伤害,避免茶树因过度暴晒而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2. 资源共享
土壤资源
茶树和果树的根系分布在不同的土壤层。果树的根系较深,能够吸收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水分,而茶树根系相对较浅,主要吸收浅层土壤中的营养。两者共生时,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提高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水分利用
果树的枝叶可以减少雨水对茶园土壤的直接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果树和茶树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有所差异,它们可以根据季节和自身生长规律分时利用土壤中的水分,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二、经济效益提升
1. 多元产出
这种“茶果共生”模式实现了一地多收。茶叶是耿马的传统优势农产品,而新增的果树果实又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以核桃为例,核桃树在生长过程中不影响茶叶的采摘和生产,到了核桃收获季节,茶农又能收获大量的核桃进行销售,增加了收入来源。
2. 产品附加值
“茶果共生”模式下生产出的茶叶和果实往往具有独特的品质。茶叶由于生长在这种生态环境优良、遮荫适度的环境下,其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同样,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果实,如有机核桃等,也因绿色、生态的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附加值得到提升。
三、生态效益
1. 生物多样性保护
茶果共生的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茶园中的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增多。例如,一些鸟类可以栖息在果树上,同时捕食茶园中的害虫,减少了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2. 景观与生态旅游
这种独特的种植模式形成了美丽的田园景观。耿马可以借此发展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到茶园体验采摘茶叶和果实的乐趣,感受茶果共生的生态之美,进一步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和农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