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三大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一、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1. 目标
聚焦农业领域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如种业发展、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为目标,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 举措
种业技术攻关
在种业方面,加大对作物、畜禽、水产等种业基础研究的投入。例如,开展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挖掘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如高产、抗逆等)的关键基因。对于畜禽种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品种改良,像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和肉质品质。
绿色生产技术研发
研发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精准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例如,通过研发新型肥料,实现肥料的精准释放,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在病虫害防治上,开发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病虫害预警系统,提前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同时研发高效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繁育技术,实现绿色防控。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1. 目标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使大量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能够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真正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2. 举措
建立转化平台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例如,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为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成果提供中间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场所,使其达到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成熟度。同时,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果交易平台,线上展示成果信息,线下组织成果对接会、拍卖会等活动,促进成果供需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创新转化模式
探索多种成果转化模式,如“科研单位 + 企业 + 农户”的模式。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成果,企业负责成果的产业化开发和市场推广,农户则是成果的最终使用者。这种模式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将三方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加速成果的转化。例如在一些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化中,科研单位研发出新型的加工工艺,企业引进该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种植原料作物,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创新发展。
三、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
1. 目标
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使他们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2. 举措
定制培训课程
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特色和农民需求,定制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例如,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开设高产栽培技术、大型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等课程;在果蔬产区,则侧重于果蔬种植管理技术、采后保鲜与加工技术等课程。同时,还包括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电商营销等通用课程,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
多元培育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培育方式,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利用农业远程教育平台、手机APP等提供在线课程学习、专家答疑等服务;线下组织集中授课、田间学校、实地观摩等活动。例如,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农民在田间地头直接向专家学习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等,这种方式直观、实用,深受农民欢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