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智能酿造技改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项目有诸多意义和影响:
一、对白酒酿造产业的意义
1. 提升生产效率
自动化操作优势
在智能酿造技改项目的关键期,各种自动化设备将逐步安装和调试到位。例如,自动化的原料处理系统能够精准地控制高粱等原料的筛选、粉碎粒度等参数。传统工艺中,这些操作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做到高度精确,而自动化系统可以按照预设的最佳参数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原料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智能酿造车间中的酿酒设备实现自动化运作后,发酵过程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可被精确控制。相比传统酿造方式,不再需要人工频繁地检查和调整,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发酵的成功率和效率。
连续生产能力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白酒酿造的连续化生产流程。在传统酿造模式下,不同工序之间可能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例如酒醅的转运等环节容易造成时间延误。而智能酿造技改项目通过智能物流传输系统,将各个酿造工序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从原料到成品酒的不间断生产,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整体产能。
2. 稳定产品质量
精准控制品质参数
在关键期的建设成果将包括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酿造过程中的各种关键指标,如酒精度、酸度、香味物质的生成量等。例如,在蒸馏环节,智能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馏出液的酒精度,确保每一批次的白酒在这一关键指标上保持高度一致。
对于微生物群落的监测和调控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智能酿造项目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监测手段,精确掌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微生物群落偏离最佳状态,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白酒风味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标准化生产流程
智能酿造技改项目将制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执行。从原料配比到发酵时间、蒸馏温度等各个环节,都按照精确的标准进行操作。这种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波动,使每一瓶泸州白酒都能达到高品质的标准。
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引领作用
在泸州地区,白酒产业是支柱产业。智能酿造技改项目进入关键期,其引入的先进技术将为整个区域的白酒产业带来示范效应。其他中小白酒企业会借鉴该项目中的智能酿造技术、信息化管理模式等,促使它们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例如,周边的一些小型白酒厂可能会受到启发,开始引入自动化的灌装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该项目的技术创新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到泸州。例如,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可能会在泸州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以便更好地与白酒企业合作,开发更适合白酒酿造的智能设备。这将进一步丰富泸州的产业生态,推动白酒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产业链协同发展
随着智能酿造技改项目的推进,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升级。在上游,对于高粱种植产业来说,为了满足智能酿造对原料质量的更高要求,种植户将采用更科学的种植方法,如精准施肥、灌溉技术的应用,提高高粱的品质。下游方面,包装印刷企业也会与智能酿造企业进行更紧密的对接,开发更具创意和环保的包装解决方案,以适应智能酿造产品的市场推广需求。
2. 增加就业机会
直接就业岗位
在项目建设的关键期,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人等。例如,智能设备的安装需要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进行调试和维护;建筑工人则负责厂房的建设和改造。当项目建成后,在生产运营阶段,会创造更多的直接就业岗位,包括自动化设备操作员、质量检测员、酿酒技术工人等。这些岗位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将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力。
间接就业带动
项目的发展会带动相关服务业的繁荣,从而间接创造就业机会。例如,物流运输业将随着白酒产量的增加而业务量增大,需要更多的司机、仓库管理人员等。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也会因项目吸引的外来人员增多而得到发展,增加服务员、厨师等就业岗位。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1. 技术集成与创新挑战
不同技术融合难题
在智能酿造技改项目的关键期,需要将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领域技术进行集成。例如,将自动化的酿造设备与微生物发酵监测技术相融合,就面临着数据接口不统一、不同技术系统之间兼容性差等问题。自动化设备产生的数据格式可能与微生物监测软件的数据格式无法直接对接,导致难以实现整体的智能控制。
针对这一挑战,项目团队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一方面,组织自动化工程师、生物技术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共同研发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协议,使不同技术系统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集成解决方案,借鉴国外智能酿造项目的成功经验,提高技术集成的效率和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在智能酿造领域,一些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或者被少数企业垄断。例如,高精度的酿酒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内的研发水平相对较低。在项目建设关键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实验室,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关于智能酿造核心技术的攻关项目,如研发适合中国白酒酿造环境的智能发酵控制系统等。
2. 人才培养与引进需求
专业人才短缺
智能酿造项目需要既懂酿酒工艺又掌握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市场上这类人才非常短缺。传统的酿酒工人缺乏智能设备操作和信息化管理的知识,而智能技术专业人员又不了解酿酒工艺的特殊性。例如,在操作智能酿造设备时,需要员工能够根据酿酒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如酒醅的状态,合理调整设备参数,但现有的人才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智能酿造相关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酿酒工艺学、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体系,对现有的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使他们逐步掌握智能酿造的相关技能。此外,积极引进外部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智能设备研发、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智能酿造项目中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