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厦门:​精准发力 多维度攻坚垃圾源头减量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3-6 17: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精准发力 多维度攻坚垃圾源头减量》

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垃圾产生量不断攀升,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厦门作为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追求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垃圾源头减量成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垃圾填埋量、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还能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有着深远意义。

具体举措

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意识转变
   多渠道宣传
     利用社区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垃圾源头减量宣传活动。例如,在社区宣传栏张贴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海报,用直观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居民传达垃圾减量的小知识,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适度消费等。通过厦门本地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邀请环保专家解读垃圾源头减量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在网络媒体方面,借助厦门市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定期推送垃圾源头减量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像一些创意短视频,展示家庭中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垃圾源头分类和减量,如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变废为宝,这些内容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分享。
   社区活动深入推广
     在各个社区开展“垃圾减量从家庭做起”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家庭,发放宣传手册和可降解垃圾袋等小礼品,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垃圾减量的经验。举办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竞赛、趣味游戏等活动,吸引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的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垃圾源头减量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产业政策推动企业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激励机制
     厦门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源头减少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例如,对采用先进的原材料节约型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企业,按照其技术改造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补贴,以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的积极性。
   绿色供应链构建
     推动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选择环保型原材料,优先与具有良好环境管理体系的供应商合作。如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鼓励企业采购可回收、可降解的电子零部件包装材料,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使用。同时,在产品设计阶段,要求企业遵循生态设计理念,提高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绿色消费倡导减少废弃物产生
   绿色消费理念宣传
     通过公益广告、消费指南等形式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在厦门的商场、超市等消费场所,张贴倡导绿色消费的海报,如“拒绝过度包装,选择简约包装商品”等。发布绿色消费指南,向消费者推荐环保型产品,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环境友好型产品。
   限制过度包装规定
     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上商品包装的监督检查,特别是针对月饼、茶叶、化妆品等容易出现过度包装的商品。对于不符合包装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并责令其整改。这促使企业在产品包装设计上更加注重简约、实用,从而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助力减量
   分类设施优化
     在居民区、商业区和公共场所进一步优化垃圾分类设施。增加垃圾分类投放点的数量,并且根据不同区域的垃圾产生特点配备合适的垃圾桶。例如,在旅游景区,根据游客可能产生的垃圾类型,增加了可回收物(如饮料瓶、易拉罐)和其他垃圾(如食品包装纸)垃圾桶的设置密度,同时采用更加美观、方便的分类垃圾桶,提高游客分类投放的积极性。
   分类运输与处理保障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体系。配备专门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确保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开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混装现象。在垃圾处理方面,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率等。例如,建设先进的厨余垃圾处理厂,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取得的成效与展望

成效
   居民垃圾源头减量意识明显提高。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主动采取垃圾减量措施,如自带购物袋、减少外卖点餐等。据调查,部分社区居民家庭的垃圾产生量较之前减少了约20% 30%。
   企业绿色生产取得积极进展。在产业政策的激励下,不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改善,废弃物产生量有所减少。例如,一些食品加工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了原材料损耗,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环境压力。
   垃圾减量效果显著。随着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和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城市垃圾的整体产生量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在一些试点区域,垃圾产生量甚至出现了小幅下降的趋势,为城市的垃圾处理和环境管理减轻了负担。
展望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垃圾源头减量法律法规,如对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方面进行更详细的规范,为垃圾源头减量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持续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的垃圾减量技术,如高效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可降解材料替代技术等。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垃圾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厦门的垃圾源头减量管理工作。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城市分享垃圾源头减量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的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发展。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0 09:41 , Processed in 0.0985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