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消防救援局近期部署的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整治行动将持续至2024年年底,旨在从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等多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减少火灾隐患。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
行动背景
火灾风险突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多因电池故障、违规改装、充电不当等引发,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全链条管控需求:涉及生产标准、销售合规性、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等环节,需多部门协同治理。
整治重点
生产销售环节
严查不符合国标(如《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的产品,打击非法改装电池、提速等行为。
加强电商平台监管,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
使用管理环节
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推动小区集中充电设施建设。
鼓励技术手段(如电梯智能识别阻车系统)的应用。
设施建设与执法
要求社区、企业等完善停放充电场所,配备消防器材。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罚并曝光典型案例。
政策支持与责任落实
部门协作: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公众教育:通过宣传提升安全意识,引导群众主动遵守安全规定。
用户注意事项
选购合规车辆:认准3C认证,避免购买二手改装车。
规范充电:使用原装充电器,避免长时间充电,远离易燃物。
停放安全:优先选择室外充电桩或安全车库,切勿堵塞消防通道。
此次整治是长期安全管理的开端,未来可能进一步强化法规和技术防控。建议用户及时关注本地具体政策,配合社区及物业落实安全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