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20年成就展: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展亮相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日推出"中国探月工程20年"专题展览,首次公开展示了月球正面及背面的珍贵土壤样品,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展览通过实物、模型和影像资料,全面回顾了2004年立项以来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核心展品包括: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正面样品(2020年采集)
嫦娥四号获得的月球背面物质成分数据(2019年获取)
嫦娥六号最新带回的月背样品(2024年6月完成采样)
技术突破亮点:
首次实现人类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
完成全球首个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嫦娥五号)
建立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分析体系
展览特别设置了月壤保存装置,采用高纯氮气环境保护,通过特制显微镜可观察月壤颗粒形态。同时展出的还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嫦娥工程各型号1:3缩比模型等百余件展品。
时间线展示:
2007年 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
2013年 嫦娥三号携"玉兔号"首登月球
2019年 嫦娥四号突破月背通信难题
2020年 嫦娥五号完成复杂采样返回
2024年 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新突破
本次展览将持续三个月,免费向公众开放。据策展人介绍,这是人类首次同时展出月球正背面物质样本,对普及月球科学知识、展示中国航天成就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还将实施嫦娥七号、八号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