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回流药”有了“紧箍咒”,确保市民用药安全放心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4-6 03: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流药”是指通过非正规渠道重新流入市场的药品,可能存在过期、变质、假冒等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近期,相关部门出台新规,对“回流药”加强监管,为市民用药安全戴上“紧箍咒”。以下是政策要点及市民注意事项的解读:



新规核心措施
强化溯源管理  
   要求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完善电子追溯体系,确保药品全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重点监控医保药品流向,防范“医保套现”导致的非法回流。

严打非法回收链条  
   加大对“药贩子”非法回收药品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二手交易平台、社交软件等隐蔽交易渠道。  
   对医疗机构、药店开展专项检查,严查违规购销行为。

完善举报奖励机制  
   鼓励公众举报“回流药”线索,查实后给予奖励,形成社会共治局面。

加强公众科普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典型案例,提高市民对“回流药”危害的认知,引导从正规渠道购药。



市民如何防范“回流药”?
认准正规渠道  
   购药时选择医院、正规药店或官方网络平台(需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警惕低价促销、无处方销售等异常行为。

检查药品信息  
   核对药品包装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是否完整。  
   发现包装破损、标签模糊、药片变色等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不参与药品回收  
   拒绝将未用完的药品出售给“药贩子”,剩余药品可送至定点回收机构。

及时举报线索  
   发现疑似“回流药”或非法回收行为,可拨打12315或向药监部门举报。



政策意义与未来方向
新规通过“技术+监管+共治”组合拳,压缩“回流药”生存空间,未来或将进一步推动医保支付改革、药品回收体系完善,从根本上杜绝药品非法流通。

提醒市民: 用药安全无小事,主动规避风险渠道,共同维护健康市场环境。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3 22:58 , Processed in 0.0512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