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应急管理部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南宁等地举办了“应急使命·2025”——台风防范应对演习。此次演习上演了精彩的“海陆空”协同作战,具体情况如下: 演习概况演习场地:在南宁设主演习场,在北海、防城港、钦州设3个分演习场。模拟场景:模拟因极端持续暴雨天气和超强台风登陆,广西多地发生严重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大量人员被困,水库、在建工程、核电厂出险,船只遇险,大面积停电以及局地发生地震、石化产业园企业发生泄漏并起火等事故灾害。参演力量:投入各类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1560人,投入飞机3架、无人机12架、救援舟艇船只47艘、各类应急救援装备1732件(套)。演习科目:设置防御台风转移避险、大面积停电处置、核电厂场内核应急处置、城市生命线抢修恢复、河堤除险加固、城市内涝处置、化工企业燃爆险情处置、抗震救灾等20个科目。 “海陆空”协同作战展示空中救援:在南宁主会场水域救援现场,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投放救生设备、进行侦查和引导等,成功将落水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在台风过后,邕江上一艘装载易燃货物的货船起火,无人机还承担了投放灭火弹的任务。此外,直升机也参与其中,执行人员救援、物资运输等任务,如利用直升机汲水灭火,展现了空中救援力量在应对台风灾害中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海上救援:北部湾海域海上作业船舶亟待回港避风,涠洲岛游客急需安置,海巡船等海上救援力量迅速出动,执行船舶护航、人员转移等任务。在邕江水域,面对因强降雨暴涨的水位和落水群众,南宁市应急管理委员会紧急调配市消防救援支队、中国安能一局等专业救援力量,携带橡皮艇、飞行救生圈等先进装备展开营救,同时水上机器人也参与其中,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搜索和营救工作。当货船起火失控后,南宁市水上搜救中心迅速协调多部门及社会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海巡船利用高压水炮灭火,最终将失控船舶拖至安全水域。陆地救援: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24小时联合值守,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在城市内,针对严重的内涝、停水停电致使大量居民被困的情况,救援人员利用各种装备进行人员转移和生活物资保障。在平陆运河工程钦州段在建青年枢纽围堰出现管涌等险情时,专业工程救援力量迅速行动,进行河堤除险加固、排涝泵站应急处置等工作,以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应对森林火灾扑救、抗震救灾等相关科目演练中,陆地救援力量也展现出了专业的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 演习意义检验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检视极端场景下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情况,将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一体联动、同步响应,优化指挥编组,固化指挥模式,顺畅指挥协调机制。提升联合救援能力:投入使用大量新质救援装备,强化空地一体联合救援行动组织,针对多类极端突发事件相互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开展立体救援、精准救援、高效救援。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紧紧围绕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统筹推进各类应急力量实战运用,聚合各方应急力量形成左右互联、上下衔接的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全民防灾意识:全面提升防范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