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兴农人"在田野展才能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8 2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农人”在田野间挥洒汗水、施展才华,是乡村振兴画卷中最动人的风景。以下从不同维度展现他们如何在田野间尽显才能: 一、科技赋能:用智慧点亮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的践行者    兴农人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等科技设备。例如,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精准控制灌溉时机;利用无人机对千亩农田进行病虫害巡查,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数十倍。    *案例*:山东寿光的“80后”菜农李明,搭建蔬菜大棚智能温控系统,通过手机APP远程调节温湿度,使蔬菜产量提升30%,错峰上市效益显著。数字技术的创新者    部分兴农人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趋势,定制种植计划。比如,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判断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如富硒大米、彩色辣椒)的需求,指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市场波动风险。 二、产业升级:打造田野经济新生态农产品深加工的开拓者    兴农人跳出“卖初级产品”的传统模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云南花农王芳将玫瑰花制成花茶、精油、护肤品,附加值提升5-8倍;内蒙古牧民张鹏将鲜奶加工成奶酪、奶皮等特色乳制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农旅融合的策划者    依托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兴农人打造“农业+旅游”模式。浙江安吉的“竹林人家”项目,游客可体验挖笋、竹编等农事活动,民宿年收入超百万元;四川成都的“番茄采摘园”结合亲子研学,推出“番茄种植科普+采摘体验”套餐,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三、品牌塑造:让田野产品走向世界区域品牌的打造者    兴农人联合农户成立合作社,统一品质标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陕西洛川苹果产业协会推动“洛川苹果”标准化种植,通过冷链物流和品牌营销,产品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价值超百亿元。电商销售的弄潮儿    短视频和直播成为兴农人带货的“新农具”。贵州黔东南的侗族姑娘杨薇,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家乡的黑木耳、糯米酒,单场销售额突破20万元;江苏徐州的“95后”小伙陈凯,用无人机航拍麦田美景,在B站吸引百万粉丝,带动家乡小麦制品销量增长200%。 四、生态守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循环农业的探索者    兴农人推行“种养结合”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福建漳州的果农陈辉,在果园里养殖蜜蜂和土鸡,蜜蜂授粉提高果树坐果率,土鸡啄食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鸡粪还田改良土壤,形成“果树-蜜蜂-土鸡”生态链。生态产品的开发者    依托生态优势,兴农人开发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西婺源的“生态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价格比普通茶叶高50%;青海海西的枸杞种植户采用滴灌技术和生物防治,生产的“柴达木枸杞”成为高端滋补品代表。 五、人才培育:带动乡土人才成长新型职业农民的孵化者    返乡创业的兴农人担任“田间导师”,开展技术培训。河南周口的种粮大户刘刚,每年举办10余场小麦种植技术培训班,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采用科学种植方法,平均亩产提高200斤。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青年兴农人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模式,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湖南湘西的“猕猴桃女王”李娟,成立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免费提供果苗和技术,带动5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元。 结语:田野舞台,大有可为“兴农人”用科技打破传统农业的局限,用创新激活乡村资源,用品牌拓宽市场边界,用生态守护田园底色。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引擎”,让田野不仅是生产粮食的土地,更成为孕育梦想、创造财富的广阔舞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越来越多的兴农人将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1747535692426.jpg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3 06:16 , Processed in 0.0493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