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于5月8日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从7.5%一路飙升至16.2%,增幅超过一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由3.3%提高到了6.3%。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一些,不过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除了新冠病毒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在当前呼吸道样本监测中频繁出现。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状态,主要影响人群为14岁及以下的儿童群体;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在0-4岁病例组中,这两种病毒的阳性率仍然较高。多地疾控中心在5月发布的健康提示中着重强调,需要密切关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发展态势。以下是一些疾控中心的提醒和建议:郑州疾控中心:随着5月气温的逐渐升高以及降水的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市民需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高危人士如本身有健康问题或免疫力低的人士,应采取额外保护措施,可以考虑接种疫苗,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四川疾控中心:做好防护,包括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多场所建议戴上口罩;少去人挤人的地方,外出时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看医生。北京市朝阳区疾控:目前朝阳区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密闭空间内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居家或办公场所定期开窗通风。专家表示,这一轮新冠感染是人们体内抗体水平下降后的自然现象,感染者症状更轻,但一些免疫力低下患者仍需警惕,如60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病者等。预计这一波疫情将持续6-8周,感染高峰预计在5月下旬前后达到顶点。不过,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此次新冠流行即将见顶,并且不会持续太久,预计6月5日前后,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会下降到8%-10%左右,6月中下旬会下降到5%或以下,不会影响到一年一度的高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