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冲基金确实展现出对全球股票的强劲买入势头,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策略的综合作用。根据高盛2024年11月的报告,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且通胀下降,但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和风险资产估值高企的背景下,对冲基金在资产配置上呈现出“降低回报、更高风险、更多平衡”的策略特征。从具体数据看,2024年12月美联储政策转向鹰派后,对冲基金的交易行为出现显著分化。高盛指出,2025年1月初对冲基金曾以七个多月来最快速度净卖出美国股票,但这一动作更多是对短期政策信号的反应。而在更长期的布局中,对冲基金对全球股票的配置呈现结构性调整:1. 区域偏好:亚洲市场成为重点布局方向,尤其是日本股市。高盛建议在多资产组合中对日本等亚洲股票保持适度超配,认为其盈利增长潜力和估值优势更具吸引力。2. 行业选择:科技股仍是核心持仓,但配置逻辑从单纯追逐AI主题转向更注重盈利确定性。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2025年回报率为11%,主要由大型科技股的盈利增长驱动。3. 风险对冲:在股票配置增加的同时,对冲基金同步增持黄金和短期债券。高盛特别强调黄金作为对冲工具的重要性,预计2025年底金价将达到3000美元/盎司,较当前水平上涨13.3%。这种“股债黄金三角配置”反映出对冲基金在高估值环境下的谨慎乐观态度。尽管美股估值接近1990年代末科技泡沫水平,但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企业盈利韧性支撑了风险偏好。不过,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等市场人士警告,当前22倍的标普500市盈率已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可能预示长期回报率下降甚至短期大幅回调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对冲基金的操作策略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开启降息周期,对冲基金的杠杆使用效率显著提升。高盛数据显示,融资利差在2024年11月曾触及十年高点,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宽松的积极响应。这种杠杆驱动的买入行为,使得全球股票市场在2025年一季度出现显著资金流入,部分抵消了散户投资者的追涨热情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然而,市场的脆弱性依然存在。高盛特别指出,美国大选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再通胀”压力构成主要尾部风险。为此,对冲基金普遍采用期权组合策略来对冲风险,例如标普500指数下跌与欧元/美元下跌的混合策略,以及针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看跌期权布局。这种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既保持了对股票市场的多头敞口,又为潜在的市场动荡预留了缓冲空间。总体而言,对冲基金的“爆买”行为并非简单的单向押注,而是基于宏观经济周期、政策预期和市场结构变化的动态平衡策略。尽管短期市场波动可能加剧,但中长期来看,在盈利增长和货币政策宽松的双重支撑下,全球股票市场仍具备结构性机会,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和科技板块。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企业盈利质量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以把握市场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