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优质文化向下扎根,百姓生活“开出繁花”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4 21: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优质文化向下扎根,百姓生活“开出繁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优质文化真正深入基层、扎根民间,它所迸发出的力量,能如春雨般滋润百姓生活,让平凡日常绽放出绚烂的文明之花。近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传统街巷到现代社区,优质文化的“种子”在华夏大地广泛播撒,正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  一、文化扎根基层: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过去,基层文化供给常面临“供需错位”的困境: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举办的活动,百姓参与热情不高;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内容,却往往难以触达。如今,各地正通过创新机制,让文化供给更“接地气”。  需求导向,让文化服务更贴心    许多地方建立了“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例如,浙江某社区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等方式,收集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有人想学非遗剪纸,有人想听戏曲讲座,有人希望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根据这些反馈,社区精准对接资源,定期举办“定制化”文化活动,参与人数同比提升40%以上。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式,让文化服务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刚需”。  阵地创新,让文化触手可及    基层文化阵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文化站。在江苏,“农家书屋+电商”模式让村民在阅读之余能学习农产品直播技巧;在四川,“社区茶馆+非遗展演”让老茶馆成为川剧、竹编等文化传承的新舞台;在贵州,“文化广场+数字屏”让山区百姓也能实时观看国家级艺术演出。这些“小而美”的文化空间,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城乡角落,让文化融入百姓的“茶余饭后”。  二、文化赋能生活:从“精神滋养”到“发展助力”的升华 优质文化不仅能丰富百姓的精神世界,更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当文化与产业、生态、治理相结合,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层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陕西袁家村将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通过复原传统作坊、举办民俗活动,将一个普通村落打造成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的“网红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云南大理双廊镇以白族扎染、刺绣等非遗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创产业,吸引众多艺术家和创业者入驻,形成“艺术小镇”品牌,带动当地就业超2000人。这些案例证明,文化“软实力”能成为经济“硬支撑”。  文化+治理:培育文明乡风“新生态”    在江西瑞金,“红色文化+村规民约”让革命传统融入乡村治理,村民自发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整治、助老扶幼等活动;在浙江桐乡,“诗词文化+家风建设”催生了“家庭诗词大会”“最美诗礼家庭”评选等活动,邻里纠纷减少30%,文明和谐蔚然成风。文化如同“粘合剂”,将分散的个体凝聚成向上向善的共同体。  三、文化传承创新:从“传统守护”到“时代表达”的跨越 优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在基层实践中,传统文化正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焕新出彩。  非遗年轻化:当古老技艺遇见现代创意    苏州评弹传承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评弹+流行音乐”改编作品,单条视频播放量超百万,吸引大批90后、00后粉丝;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节目以水下舞蹈演绎《祈》,将洛神传说与现代美学结合,全网点击量破10亿,让传统文化成为“顶流”。这些创新尝试,让非遗从博物馆的展柜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符号。  数字文化惠民:让科技赋能文化共享    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整合了海量演出、展览、培训资源,百姓足不出户即可观看国家大剧院歌剧、故宫文物特展;VR技术让敦煌壁画“动”起来,观众可“沉浸式”体验飞天壁画的绘制过程;AI语音技术为古籍文献“配音”,让千年经典变得“声”入人心。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优质文化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未来展望:让文化之花常开常新 优质文化向下扎根,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展望未来,还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培育文化自觉: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方式,增强全民文化自信,让保护和传承文化成为自觉行动。 激发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文化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格局。 深化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更多文化新业态、新场景。  当优质文化真正扎根于百姓生活的土壤,它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触手可及的“人间烟火”。从田间地头的秧歌声,到社区剧场的掌声;从老字号店铺的传统工艺,到直播间里的非遗展示——文化的种子正在基层深植,百姓的生活正因文化的滋养而繁花似锦。这,正是文化强国最生动的图景。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5 20:14 , Processed in 0.0491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