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外婆村医:“赶考”半生,只为护佑一村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7 0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外婆村医:“赶考”半生,只为护佑一村  一、初入杏林:怀揣热忱踏上行医路在那个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外婆所在的村落如同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村民们生病时,要么硬扛,要么求助于偏方,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外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那时的她不过是个年轻女子,却有着远超常人的勇气和担当。她拜村里一位老郎中为师,开始了艰苦的学医之路。老郎中年事已高,视力模糊,外婆就趴在炕沿上,一笔一划地帮他整理药方;为了辨认草药,她常常天不亮就背着竹篓上山,在茂密的山林中一待就是一整天,双手被荆棘划得伤痕累累。 终于,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外婆掌握了基本的中医知识和针灸技能,成为了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当她第一次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白大褂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肩负起了全村人的健康希望。  二、风雨兼程:守护村民健康的日日夜夜村里的房屋错落分散,有的人家住在陡峭的山坡上,有的则位于偏僻的山沟里。无论白天黑夜,只要听到村民的呼唤,外婆总是立刻背起药箱,匆匆赶去。 记得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睡梦中的外婆被急促的拍门声惊醒,原来是村东头的张大爷突发急病,呼吸困难。外婆毫不犹豫地披上蓑衣,提起马灯,深一脚浅一脚地冲进雨里。山路本就崎岖,加上雨水的冲刷,变得更加泥泞难行。她摔倒了好几次,膝盖和手掌都磕出了血,但她顾不上疼痛,只是紧紧护住背上的药箱,生怕里面的药品受损。 赶到张大爷家后,外婆立刻展开救治。她先是用针灸为张大爷缓解症状,然后又仔细调配中药,熬好后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张大爷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外婆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浸透,整个人疲惫不堪。 这样的场景在外婆的行医生涯中不知上演了多少回。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为村民们驱散病痛,带来希望。  三、医者仁心:超越血缘的深情守护外婆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一颗仁慈善良的心。她对待每一位村民都如同亲人一般,不仅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还时常牵挂着他们的生活冷暖。 村里有个孤儿小柱,从小体弱多病,生活困苦。外婆心疼他,常常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给他看病、做饭、缝补衣服。小柱到了上学的年纪,却因为没钱交学费而发愁,外婆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帮他交了学费。在小柱的心里,外婆就是他最亲的人。 还有一位孤寡老人王奶奶,患了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但她家境贫寒,根本无力承担药费。外婆知道后,就自己掏钱为她买药,还经常上门为她检查身体,陪她聊天解闷。王奶奶常常流着泪说:“多亏了她,我这把老骨头才能活到现在。” 外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在她的心里,村民们的健康和幸福远比金钱重要得多。她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只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这个小山村少一些病痛,多一些欢笑。  四、薪火相传:医者精神的延续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的头发渐渐变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但她对行医的热情却从未减退。如今,她虽然年事已高,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走村串户,但她依然关心着村里的医疗事业。 她常常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药方传授给年轻的村医,教导他们要心怀慈悲,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她的影响下,村里的年轻一代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接过外婆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村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外婆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她用半生的时间,在这个小山村的“考场”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敬佩的答卷。她的故事,就像一首朴实而又动人的赞歌,永远在山村的上空回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守护生命而努力奋斗。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3 04:39 , Processed in 0.0631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