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说说我家乡的非遗:家乡的窑火千年不熄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7 22: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一些窑火千年不熄的家乡非遗陶瓷烧制技艺: 甘肃平川陶瓷烧制技艺历史渊源:据平川黄茅沟内古陶瓷遗迹推断,早在3000多年以前,平川区域就已经开始出现陶瓷烧制。小川磁窑遗址的烧窑史历经宋、西夏、元、明、清,直至20世纪80年代,一直没有中断,是研究古代、近代北方民窑体系最完整的窑址之一。工艺特色:生产的器物在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不拘一格,融汇了磁州窑、耀州窑、山西诸窑口和景德镇等窑口的特点,形成了丰富独特的釉彩,创烧出各式各样的器形和变化多样的绘画装饰手法。磁窑沟特色最鲜明、最能代表当地的是黑陶,其烧制主要集中在黑石岘遗存。传承发展:2017年,平川陶瓷烧制技艺入列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成仁、张明国等一批陶瓷文化传承人,一脉相承磁窑传统手工艺和靖远陶瓷厂的技术研发成果,创新研发出了仿古彩陶、陇均瓷、窑变珊瑚釉等陶瓷工艺。 湖南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历史渊源:铜官老街形成于唐代,《水经注》记载,“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长沙窑在唐代是重要的瓷器生产地和运输中转站,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工艺特色:长沙窑以“敢为天下先”的技艺,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以“长沙彩”开创了中国的彩瓷时代,常见的器型有釉下多彩、模印贴花和绿釉点彩等。传承发展: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望城区委、区政府借势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立足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体推进铜官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开发建设。 福建德化瓷烧制技艺历史渊源:德化窑址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遗产点之一。德化瓷艺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唐代德化就开始烧制青瓷,宋代形成特色,明代何朝宗等大师把德化瓷雕推向艺术巅峰,“中国白”闻名世界。工艺特色:德化白瓷以其质地纯净、细腻温润、造型典雅而著称,瓷雕作品线条流畅、衣纹飘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发展: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月记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400多年从未停止过烧制,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传承了这一传统陶瓷烧制技艺,被陶瓷界称为德化柴烧窑炉的“活化石”。 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历史渊源:龙泉境内至今发现龙窑窑址400余处,其中13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工艺特色:龙泉青瓷以其独特的釉色和造型闻名于世,有梅子青、粉青等经典釉色,釉层丰厚,色泽温润如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韵味。传承发展:通过每年开展约20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活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积极打造文旅IP,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宝溪乡作为活动主要举办地,有保存完好的龙窑尚9座,部分龙窑至今仍在使用,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这一世界非遗仅存于世的活标本。 江西景德镇陶瓷烧制技艺历史渊源:景德镇有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瓷都。元青花的诞生惊艳了时光,明清时期斗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等众多彩瓷成功创烧。工艺特色:景德镇陶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包括拉坯、利坯、印坯、注浆、施釉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发展:景德镇市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99人,其中国家级11人,省级以上190人。他们既师从古法又大胆创新,不断让老手艺在传承中“活”起来。2024年6月,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通过“传帮带”让文化传承真正可观可感。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2 07:03 , Processed in 0.0336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