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挑战,抽水蓄能电站因自身优势及功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具体原因如下:应对新能源特性挑战: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分散性特点,这给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使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为迫切。而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储能技术中运用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运行最稳定的储能方式,可有效平抑风光发电的日级波动,能承担调峰填谷、事故备用等关键任务,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的需求,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具备多种调节功能: 调峰填谷: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利用多余电能抽水至上水库蓄能,将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高峰期,放水至下水库发电,把储存的势能再转化为电能释放,从而平衡电力供需,缓解电网峰谷差压力。 调频调相:抽水蓄能机组启动时间短、调节速率快,能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和相位的变化,对电网频率和电压进行调节,维持电网频率稳定和电压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事故备用: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抽水蓄能电站可迅速投入运行,提供紧急电力供应,避免电网大面积停电,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黑启动:在电网全停电的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能够不依赖外部电源,自行启动并恢复供电,为电网的黑启动提供支持,帮助电力系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支撑新能源消纳:与风、光等新能源联合运行时,能有效降低基地发电侧的弃风率和弃光率,使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能够顺利接入电网并被消纳,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维持电网稳定运行,在构建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发挥储能支撑作用。技术成熟与规模优势:我国抽水蓄能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工程实践与技术沉淀,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装机容量达 5869 万千瓦,位居全球首位,且核准在建总装机容量约 2 亿千瓦,规模优势明显。较大的装机规模使其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显著的调节作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