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陷争议 到底是真的假的?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1 2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真伪目前尚无定论,学界存在较大争议。具体情况如下:支持为真的观点及依据:    字体写法具有秦代特征:石刻镌刻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其中“大夫”的“合文”写法,是流行于战国-秦代的书写方式,后世非常罕见。“昆仑”中的“仑”字偏旁为阜旁,写作“陯”,这也是秦汉时期特有的写法,与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简中的写法完全相同。    造假成本与动机不合理:该石刻发现于荒无人烟的高海拔旷野无人区,造假者难以在此环境下进行伪造,且若要造假需具备渊博学识,熟知秦代文字写法而不掺入后代用字,成本过高且缺乏合理动机。    经过系统研究论证:有接近黄河源石刻考古队的人士称,对于该石刻的字形字义、秦代历法、经行路线以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研究者都已进行过“穷尽式”的搜索和论证。相关专家通过现场逐字摄影、拓片、临摹、三维建模等系统性工作,查阅和比对大量文献和考古出土材料,并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才形成最终结论。质疑为假的观点及依据:    文字内容与史实相悖:《史记》记载秦始皇26年灭六国,始议帝号,称皇帝。而石刻称五大夫在秦始皇廿六年三月到达河源,此时嬴政尚未称皇帝号,不应出现“皇帝”称谓。此外,学者胡文辉从语文学角度提出,石刻中使用的“采药”一词,并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文献。    出行时间不符合常理: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宗迪指出,元代都实奉命探河源,4月从临夏出发,经四个月方到达河源。以此类推,秦人若要在廿六年三月到达河源,最晚需在始皇25年冬天或秋天出发,河源地区冬季冰天雪地,道路难行,粮草供应困难,秦人此时出发采药不符合常理。    刻字环境存在疑点:反对者指出文字保存过于完好,风化侵蚀状态不合理,且石面凹凸不平,作为重要记录显得“太不严谨”。    存在造假动机猜测:有反对者猜测,该石刻可能是为盲目发展文旅而造假,甚至有人根据2017年媒体报道里耶秦简中出现“琅邪献昆陯五杏药”的简文,推测这块刻石的时间不会早于2017年,认为其说法可能受到此简启发。目前,青海文物局已于2020年知晓这处石刻,但尚未对其定性。当地文保部门将派专家实地调查确认,后续可能会有更明确的结论。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7 04:22 , Processed in 0.0526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