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朋友圈”越来越广 “一港通”让中国制造无缝出海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1 22: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圈”越来越广,“一港通”让中国制造无缝出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运输效率显著提升:以广州南沙港为例,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是珠三角地区联通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在“一港通”模式下,从珠三角19个水路码头完成通关手续装箱的货物,到达南沙港后无需二次申报和查验,可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口海外,实现无缝衔接。企业能根据国际货轮船期灵活安排发货,物流时间从原来的5 - 7天缩短至1 - 2天。“一港通”的辐射范围还扩展到了贵州、湖南等内陆省份,如从湖南运出的电冰箱,1天就能抵达南沙港,5天可运至越南,7天便能送达泰国。企业成本有效降低:“一港通”模式下每箱货能省下300元的成本,这对外贸企业来说,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凭借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大湾区在“一港通”的助力下,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例如,佛山顺德的一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在海关指导下,借助“一港通”及相关政策优化,可提前申报材料清单,采用更适配的海关监管模式,交货速度提高了一倍,大湾区内地9市今年前4个月出口的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了56.4%。通关模式不断创新:“一港通”实现了跨关区协同,如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项目,企业只需在深圳海关“单一窗口”提交一次申报数据,系统自动同步至香港、澳门海关,货物经港珠澳大桥运输时,三地海关共享查验结果,通关时间从36小时压缩至6小时。这种模式还向全国复制,长三角地区推出“沪浙甬舟一港通”,京津冀地区将天津港与北京平谷国际陆港联动,都实现了“一次查验、全域认可”等便利化通关。基础设施立体互联:“一港通”的底层支撑是立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在广州港,全球首个“自动化码头 + 智慧铁路”无缝衔接项目投入运营,集装箱从货轮卸下后直接通过智能导引车转运至铁路专用线,10分钟内完成“海铁联运”切换。截至2025年5月,全国已建成12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8%。海外布局也同步加速,中老铁路与老挝万象港实现“一单制”跨境运输,中欧班列(西安—安特卫普)开通“一港通”专列,降低了物流成本。数字赋能提供支撑:“一港通”数字平台接入海关、海事、边检等多个部门数据,企业可实时查询全球多个港口的相关信息,平台开发的“智能配舱”等功能,提升了集装箱舱位利用率,节省了企业成本。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让贸易信任机制升级,如青岛港推出的“区块链电子放货”系统,将传统纸质提单变为电子凭证,压缩了单据流转时间。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8 03:25 , Processed in 0.0585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