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中国农机在“三夏”农忙中发生了诸多可喜的变化:性能更先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农机产业链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如山东省嘉祥县马村镇韩寺村的麦田里,自动驾驶收割机可按照设定路线自动穿梭收割小麦。18公斤每秒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小麦约40亩,一天就能收割近500亩,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相比过去人工收割和传统农机,作业效率显著提高,误差也能控制在很小范围内。种类更多样: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元,多样的地理环境对应着多样的农业生产场景,催生了差异化的农机需求,促使农机产品不断向精细化、区域化发展。从平原沃野上的大喂入量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到丘陵山地间的梯田稻麦收割机;从主要“侍候”主粮作物的灭茬圆盘耙,到果园多臂机器人等,农机产品不断丰富,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增强。市场更广阔:中国农机行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农机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种类持续丰富,适应性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可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农业生产需求,越来越受到海外用户的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22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业机械累计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7%。一些农机企业还在海外建立了多个农机业务服务平台,持续为海外客户提供销售、服务、技术等支持,中国农机出口逐步扩大,高质量农机正逐渐成长为我国农业竞争优势新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