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江苏盐城发布了《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以下是该蓝皮书的部分主要内容:创作情况:2024年网络文学创作精品化趋势显著,中短篇创作强势崛起,全年新增作品200万部,同比增长7%。其中,现实题材作品总量达180万部,年新增17万部;科幻题材作品年新增18万部,总量约210万部,涌现出诸多精品,多部作品获得银河奖、星云奖;历史题材创作为建构中华文明标识注入新活力,幻想题材创作呈现出现实主义品格。用户规模: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占网民规模的51.9%,成为最具全民性特征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行业月活跃用户约1.36亿,核心阅读群体为26至45岁读者,约占全部读者的50%;“00后”年轻读者占比近25%,是读者增量的主体;45至60岁读者约占15%,中年读者比重持续上升;60岁以上的阅读群体明显扩大,占全部读者比重已超10%。营收与改编:2024年主要网络文学平台营收规模约440亿元,网络文学年度新增各类改编授权数量总计约3万项。其中,影视剧改编授权新增近300部,同比增长18%;年新增微短剧改编授权超1600部,同比增长81%,现存微短剧改编授权3700余部;年新增动画改编授权80余部,同比增长16%,新增漫画改编授权400余部,同比增长10%。海外传播: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新增海外本土作者12万人,新增海外本土创作作品50万部,海外本土生态逐渐形成。中国网络文学正从单纯的内容输出转向构建全球化IP生态体系,呈现出技术驱动、生态重构、文化共创的新特征。作家队伍:“Z世代”成为新增注册、签约作者主体,2024年新增注册280万人、新增签约35万人。省网络作协组织达22家,省级以上网络作协会员约15000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行业问题:网络文学仍存在创作均质化、概念化、“三俗”等痼疾;IP产业链协同效能、版权流动性、精细化运营动力与版权保护力度不足;国际传播应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增强应对海外竞争的意识和能力;研究、人才和组织建设力度仍需进一步增强;中腰部作者面临AI“替代焦虑”,AI辅助创作版权归属待规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