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积极探索创新,依托前方科技(元阳)有限责任公司的先进微生物技术,走出了一条畜禽粪污“处理—转化—应用”全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具体情况如下:技术原理:该公司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技术,将畜禽粪污与褐煤、农业废弃物等混合进行深度发酵。通过自主研发的复合微生物技术,利用上百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快速降解粪污中的有害物质,消除臭味,将畜禽粪污尤其是猪粪尿等难点废弃物,转化为了高效含腐植酸的生物有机肥料。实施过程:在元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研发中心,养猪场的猪粪尿通过管道直接排到粪污发酵车间,与农业废弃物、腐殖酸原粉、微生物菌剂等原料混合,经过一道道机械化工序,便制成了固体和液体有机肥。该技术还可在田间地头推广,通过分散收集、定点处理,将农户家中的养殖粪污和秸秆就地发酵成为有机肥并就地使用。显著成效: 改善人居环境和土壤质量:有效解决了元阳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同时,解决了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平衡破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经检测,新型生物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超40%,腐植酸含量在20%以上,远超传统有机肥,成为哈尼梯田区域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的重要投入品。 推动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微生物菌剂+有机肥”的应用延伸,催生出辣椒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形成“养殖废弃物—农业投入品—经济作物”的绿色循环链条。例如在攀枝花乡保山寨村,返乡创业的基地负责人赵老伍借助相关微生物菌剂和腐殖酸肥改良土壤,结合无人机喷洒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了辣椒产业的科学化、规模化发展。使用微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板结问题改善,辣椒病虫害减少,亩产提高。赵老伍的基地年底预计总产值突破200万元,能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务工者每年可增收4000元。 提高粪污利用率:2024年元阳县畜禽粪污产生量约85.31万吨,资源化利用量约75.67万吨,利用率达88.70%,随着经济作物对微生物有机肥需求的增长,这一利用率预计在2025年提升至89.2%以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并通过标准制定和监管执法为产业护航;企业负责技术研发与产品输出;经营主体通过“微生物技术+特色农业”的嫁接,让技术在市场中落地,共同推动了元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