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书价格过高成为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调查分析: 现象记者走访北京多家书店儿童图书区发现,不少童书包装精美但价格不菲。8开甚至更大开本的童书随处可见,很多是硬壳封面,有的采用金属和烫金工艺,内页多为铜版纸单面全彩印刷。普通印刷、纸张薄厚适中的书籍定价多在五六十元,有立体图案、硬壳包装的价格多在百元以上。例如,一本外国作家创作的大开本精装绘本,内页很薄,封面和封底硬纸壳材质且厚度超过正文内容页,定价128元。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家长抱怨童书贵,每月购书开销大。 原因包装过于奢华:出版商为提升绘本“高级感”,在装帧设计上堆砌资源,如用浮雕工艺打造封面,在纸页中嵌入进口丝绸、动植物标本,镶金边,推出“精装绘本礼盒”,还有的与玩具捆绑销售。此外,还有各种有设计机关的“玩具书”,如立体书、布书、触摸书、机关书等,这类童书成本高,售价也高。平台折扣因素:图书线上售卖时,平台方常要求出版方给予较低折扣,为覆盖印制、版税等基础成本,出版社不得不预先抬高定价预留折扣空间。版权引进成本:一些绘本版权从海外引进,出版社需支付版权费,叠加翻译、本土化改编等环节成本,导致价格上升。 影响经济压力:儿童绘本阅读量较大,一本绘本上百元,对普通家庭来说会产生不小的经济负担,缩小了普通工薪阶层家长的购买范围。教育资源不平等:高价童书使低收入家庭孩子难以接触优质教育资源,一些内容不错的绘本因包装奢华价格过高,难以被图书馆纳入采购名单,许多孩子失去接受优质教育内容的机会。价值观受影响:“豪华童书”易使孩子们互相攀比,让看书变成比“奢华”,偏离了阅读的本意,可能侵蚀童真,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资源浪费:奢华绘本多难以进入二次流通渠道,图书馆因消毒清洁困难拒绝接收,二手书商因运输易损不愿回收,最终多被当作垃圾处理,造成资源浪费。 建议家长层面:注重内容而非形式和包装,理性为孩子选择图书。出版机构层面:把更多精力和金钱花在故事打磨、插画设计上,避免过度包装,减少对进口绘本的依赖,推动本土原创绘本发展,降低成本。行业层面:主动建立并严格执行具有约束力的自律公约,明确反对过度包装、价格虚高、虚假营销等行为;行业协会发挥监督协调作用,曝光违规行为,推广模范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