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7时40分许,G76厦蓉高速格都线广西至贵州都匀方向K1264处(贵州省三都县境内)猴子河特大桥,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导致引桥发生垮塌。以下是此次事件的相关情况:事件经过:6月24日5时51分,交通部门巡查发现G76厦蓉高速格都线(四格收费站与三都收费站之间)K1264上行猴子河特大桥引桥桥体变形,立即对上行路段实施交通管制,7时11分,对该路段实施双向交通管制。但最终引桥仍发生垮塌,桥上有一辆货车,车头悬空挂在桥沿,不过车上人员已被救出,现场无人员伤亡。桥下有3台附近村庄的施工车辆,通过无人机观测,车内无人员。应急响应:应急、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已紧急赴现场指挥抢险,制定绕行方案。贵州蓝天救援队参与救援,成功救出货车司机。6月24日上午,正在黔南州调研的贵州省委书记徐麟闻讯立即调整行程,赶赴现场指挥处置,要求加强现场管控,调配专业力量对周边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摸排,抓好人员转移避险,尽快抢修损毁桥梁、恢复交通秩序。垮塌原因:三都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与松散土层交织的地层结构复杂。此次垮塌的引桥基础位于一条隐蔽的古滑坡带上,6月22日至24日三都县累计降雨量达到212毫米,持续雨水饱和了山体土壤,形成强大静水压力,致使原本稳定的山体变成“流动的泥浆”,以超过设计荷载3倍的冲击力冲毁了桥梁的桩基。同时,2023年投入使用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针对桥梁结构本身,对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不足,且基层路政部门面临“人少桥多”的养护难题,难以做到全面细致巡检。后续工作:桥梁垮塌原因调查及后续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6月26日清晨,猴子河特大桥的临时通道上恢复了车辆通行。相关部门将继续分析地质数据,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养护管理机制,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