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贵州黔西:多彩课间 活力满校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5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黔西:多彩课间 活力满校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贵州黔西的校园里,课间十分钟不再是简单的休息时间,而是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与蓬勃活力的“运动剧场”。近年来,黔西各中小学将地域文化、传统体育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课间活动,让校园成为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的乐园。  # 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课间“盛宴”  民族文化融入运动基因    在黔西的许多学校,苗族芦笙舞、彝族铃铛舞等非遗元素被改编成课间操。孩子们身着民族服饰,随着悠扬的芦笙节奏摆动腰肢,手中的铃铛碰撞出清脆声响,既锻炼了身体,又让民族文化在律动中得以传承。如黔西县第一小学的“芦笙课间操”,已成为校园里一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趣味运动点燃活力瞬间    跳皮筋、滚铁环、踩高跷等传统游戏被重新设计,融入课间活动。在黔西第四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分成小组挑战“多人跳绳”,摇绳的节奏与跳跃的步伐默契配合,欢呼声此起彼伏;而在小学低年级的课间,“丢沙包”游戏让孩子们在奔跑与躲闪中释放能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现代体育项目创新呈现    部分学校还引入了街舞、轮滑、花式篮球等现代运动。课间时分,穿着轮滑鞋的学生在操场划出优美弧线,街舞社团的成员在教学楼前展示炫酷舞姿,传统校园与潮流运动碰撞出别样火花,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主动参与。  # 二、课间活动背后的教育深意  健康体魄与心理减压的双重赋能    贵州省教育厅相关数据显示,黔西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近年来提升12%,课间活动的多样化功不可没。除了增强体质,丰富的课间互动还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一位班主任提到:“课间玩得尽兴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同学间的矛盾也少了。”  文化认同与团队精神的隐性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集体性的课间游戏,如拔河、多人协作运球等,则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包容与责任。“跳长绳时,每个人都要顾全整体节奏,这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他们理解团队的意义。”黔西第二中学的体育老师分享道。  # 三、从“课间十分钟”到“成长大舞台”  如今,黔西的课间活动已超越了“休息”的单一功能,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要载体。部分学校还将课间活动与课后服务结合,延伸出“民族体育社团”“课间吉尼斯挑战”等品牌项目,让有特长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兴趣。  在黔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展示墙上,贴满了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阳光下奔跑的身影、民族舞蹈中自信的笑容、团队游戏里紧握的双手……这些瞬间不仅记录着校园生活的活力,更诠释着教育回归本真的意义——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在欢声笑语中绽放光彩。  贵州黔西的“多彩课间”,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山区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也为素质教育的落地提供了生动的“黔西样本”。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1 03:33 , Processed in 0.0664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