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江西南昌: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8 19: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西南昌以小小菌菇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棋局,通过产业融合、科技赋能、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富民路。以下从多维度解析其“致富密码”: 一、全产业链布局,激活乡村“造血”功能红谷滩区流湖镇上房村:2018年引入江西新赣食用菌公司,构建“菌种培育—菌包生产—鲜菇种植—精深加工”全链条,建成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日产菌包3万包、鲜菇2吨,年产值突破6500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5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村集体通过产业强镇项目(如羊肚菌大棚、蛋鸡养殖)年增收超30万元。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利用秸秆、牛粪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发展草菇、双孢菇轮作,年产420吨,产值650万元。基地提供菌种、技术回收服务,村民刘贵根自建6个大棚,年增收超10万元;带动周边3个村集体经济各增2万元,形成“一村一品”示范效应。 二、科技赋能,解锁产业“高质”密码智能温控与循环农业:安义县黄洲镇塘下村“智能蘑菇工厂”采用钢架层架+智能温控系统,实现双孢菇全年量产(年产3650吨),废菌料转化有机肥还田,秸秆利用率超90%。红谷滩区上房村与省农科院合作,研发智能培育房,通过数控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秀珍菇优等品率达85%,生产效率提升3倍。品种创新与套种模式:新建区昌邑乡瑶河湾基地探索“羊肚菌+果树”套种,每亩羊肚菌产值5万元,果树次年挂果增收,4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安义县计划引入羊肚菌、榆黄菇等高附加值品种,延伸菌菇酱、罐头等深加工链条。 三、利益联结,铺就村民“共富”路就业增收:多地基地优先吸纳脱贫户,如红谷滩区上房村150名务工者中含脱贫户32人,安义县赤石村20名长期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新建区陶细妹务工月入3000元兼顾家庭。村企联动:安义县通过衔接帮扶资金(如赤石村基地投入380万元),推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企业提供技术兜底收购,村民零风险参与。2024年,南昌115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6亿元,232个村超百万,28个村破千万。 四、农旅融合,绘就振兴“新图景”红谷滩区流湖镇依托菌菇产业,规划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菌菇主题科普园;安义县石鼻镇以双孢菇基地为核心,打造生态采摘、农事体验线路,推动一三产融合。未来,多地计划拓展菌菇文化研学、民宿经济,让“小菌菇”成为乡村旅游新IP。 结语南昌的“菌菇振兴路”,不仅是产业扶贫的成功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以科技提升附加值,以模式激活内生力,以共富凝聚向心力。小小菌菇,正撑起农民的“钱袋子”,织就乡村的“振兴梦”。(数据截至2025年6月)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8 08:19 , Processed in 0.0808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