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是发表于中国经济网的一篇文章。文章围绕社会救助这一民生兜底保障的关键领域展开论述,强调了通过立法等手段织密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的重要性与相关举措,具体内容如下:社会救助的重要性与现状: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制度效果持续显现,如2024年多个省份提高低保标准,救助临时遇困人员数量可观,还开展了社会救助服务“网上办”试点等,救助对象不断拓展,内容延伸至全链条救助帮扶。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社会救助面临统筹协调难、救助范围窄、程序繁琐、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加强法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审议。草案明确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重要原则,将完善体制机制、扩大救助范围,促进社会救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具体措施: 精准救助特殊群体:针对孤困儿童、困难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精准化、差异化救助,以所需所急为导向制定专门救助举措。 健全保障与监督机制: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确保救助资金用于困难群众。同时,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草案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社会救助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可核对救助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压实责任、优化程序、提高效率。 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法草案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机制,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共担”格局转变,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力,形成兜底保障强大合力。文章指出,通过上述措施,能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功能作用,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更足更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