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缩微 从纸张到胶片的“时空穿越”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2 16: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缩微技术是将各类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拍摄成缩微胶片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从纸张到胶片的“时空穿越”,让珍贵文献得以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以下是具体介绍:发展历程:缩微技术起源于1838年,英国摄影师丹赛用摄影的方法通过显微镜第一次把一张20英寸的文件拍成1/8寸的缩微影像。中国的缩微拍摄史可追溯到1948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购入一套美国产的缩微摄影设备。1982年,著名学者任继愈致信中央,拉开新中国以缩微技术进行文献保护的序幕。1985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中国缩微技术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技术原理与流程:缩微技术主要是利用摄影原理,通过专门的设备将纸张上的文字、图像等信息,以缩小的形式拍摄到感光胶片上。传统缩微拍摄流程涵盖文献提取、文献整理、文献拍摄、胶片冲洗等关键环节。优势特点:    保存时间长:缩微胶片理论保存寿命可达500年以上,能有效突破纸质载体寿命的局限,相当于为文献打造了“时间胶囊”。    存储空间小:缩微技术是一项可实现文献高密度存储的技术,能够将大量的文献资料存储于很小的空间内,一卷缩微胶片可以容纳数百页甚至上千页的文献内容。    真实性和法律效力:缩微文献具有真实记录原件特征且不可篡改的特性,是唯一一种经中国法律认可与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献复制品,在档案管理、法律文书等对文献真实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广泛。    不受电磁干扰:缩微胶片不受电磁辐射和网络攻击等影响,可实现信息的安全存储,成品制式规范、便于管理。应用实例:中国国家图书馆对馆藏敦煌遗书进行了缩微拍摄,实现了珍稀文献的长期保存。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联合全国多家图书馆和资料馆,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文献抢救保护网络,将近20万种、8000余万拍的珍贵文献定格在了缩微胶片上,其中包括《永乐大典》等多部国宝级典籍。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如今,缩微技术和数字技术之间常有“互动”。一方面可将纸质文献先拍摄成缩微胶片,再通过扫描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影像,即“纸质文献-缩微胶片-数字化”;另一方面,也能将纸质文献先数字化,再通过“数转模”技术存储在缩微胶片上,为数字文化遗产加上“双保险”,也就是“纸质文献-数字化-缩微胶片”。
回复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8 11:57 , Processed in 0.0580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