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当地时间7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塔那那利佛大学会商,确定了中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外方实验室团队成员、场地、设备、示范基地、人员培训等相关内容,标志着联合实验室全面启动实体化运行。相关介绍如下:实验室概况:中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参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对外科技合作创新最高级别平台。该实验室由中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外方塔那那利佛大学联合组建。实体化运行意义:联合实验室基于双方优势、基础以及现实需求,聚焦杂交水稻领域。它将以马达加斯加为支点,作示范,让杂交水稻在非洲大地抽穗扬花,有助于提升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本土化科研能力,实现“自我造血”,进而提高马达加斯加的水稻产量,对保障非洲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相关进展:6月13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杂交水稻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联合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成立亮相。6月底,由湖南省农科院捐赠的价值200万元的杂交水稻种子已抵达马达加斯加。7月1日,马达加斯加粮食主权国务秘书代表马达加斯加政府,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塔那那利佛大学,签署了组建联合水稻检测实验室的合作协议。未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还将捐赠一批仪器设备给塔那那利佛大学,塔那那利佛大学也将选派一批科研人员前往湖南学习杂交水稻相关技术。自2007年以来,湖南省农科院和袁氏种业持续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已成为杂交水稻推广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非洲国家。联合实验室的实体化运行,将进一步推动中马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合作,助力杂交水稻在非洲的广泛种植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