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气象台及多地气象部门最新信息,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已于7月7日凌晨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随后进入东海并逐渐逼近浙闽沿海。截至7月7日10时,台风中心位于浙江温岭偏南方约2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预计将于8日下午至夜间在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8~10级,18~25米/秒)。 台风动态与路径分析1. 路径变化: 台风在台湾登陆后,受副热带高压形态调整影响,移速逐渐放缓。7日白天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速度向北偏东移动,8日早晨起转向西偏南方向,直逼浙闽沿海。值得注意的是,台风可能在浙江南部沿海出现短暂回旋,随后加速靠近登陆点,这种“倒插门”路径导致浙江、福建、台湾均成为重点影响区。2. 强度演变: 登陆台湾时“丹娜丝”为台风级(40米/秒),进入东海后强度持续减弱,但受高空环流调整影响,不排除在登陆前短暂加强的可能性。目前七级风圈半径达150~1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20~30公里,影响范围覆盖整个东南沿海。 风雨影响与预警响应1. 强风范围: 7日14时至8日14时,东海西南部、台湾海峡、福建沿海、浙江沿海等海域将出现6~8级大风,阵风9~10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浙江中南部沿海海面最大阵风可能达9~11级,内陆部分地区局地阵风8~10级。2. 降雨强度: 浙江东部、台湾岛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温台丽甬等地局部累计雨量可能达150~250毫米,个别区域甚至超过350毫米。降雨集中时段为7日夜间至8日,需警惕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50~70毫米)引发的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3. 应急响应升级: 浙江省防指已于7月7日10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温州市、台州市同步启动Ⅱ级响应,要求各地加密监测预警,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做好渔船回港、景区关闭等措施。铁路部门已对杭深线、衢宁线部分列车采取临时停运。 防御建议与注意事项1. 沿海地区: - 涉海作业人员需立即撤离,渔船应在7日中午前全部回港避风,防范碰撞风险。 - 沿海景区、海岛旅游项目暂停开放,公众切勿擅自进入危险区域。 - 及时加固广告牌、建筑工棚、老旧房屋等易受风害设施。2. 内陆区域: - 山区需重点防范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尤其关注持续降雨对土壤饱和区域的影响。 - 城市居民应检查排水系统,低洼地带提前做好防洪准备,避免车辆停放于易涝区域。3. 公众安全: -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预报,尽量减少8日白天至夜间的外出活动,远离河道、水库等危险区域。 - 家中备好应急物资,如饮用水、食品、照明设备等,确保通讯畅通。 历史案例与气候背景浙闽沿海历史上多次受台风影响,例如2019年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造成严重风雨灾害。此次“丹娜丝”路径与2016年台风“莫兰蒂”有相似之处,两者均在台湾登陆后转向影响福建,但“丹娜丝”强度较弱,预计整体破坏力小于“莫兰蒂”。不过,其带来的持续性降雨仍可能对山区造成较大威胁。气象部门提醒,台风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需持续关注最新动态。建议浙闽沿海居民严格遵守政府指令,做好各项防御措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