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黄金储备规模已达7390万盎司,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这是全球央行“购金热”的一个缩影。具体情况如下:购金规模与趋势: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2025年5月,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净增20吨,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领跑购金活动,增持7吨黄金,土耳其央行与波兰国家银行紧随其后,各净购金6吨。持续购金的原因: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近年来,美元信用下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各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趋势进程有所加快。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与其他货币资产的价格走势并非完全一致。央行增持黄金有助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促进官方储备资产多元化,增强抵御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能力,强化官方储备资产稳定性。 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大,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升级,使得具有避险资产属性的黄金备受青睐,全球央行不断增持黄金以应对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与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 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在一定程度上将对黄金价格形成支撑,但并不意味着金价一定会上涨。央行对于黄金储备的增持或减持并不是影响黄金价格的绝对因素,在大部分情形下,各国央行也是全球黄金交易市场的价格接受者。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央行连续增持黄金释放了重要信号,即黄金的长期避险属性依然稳固,这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地位,也可能促使其他市场参与者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增加对黄金或与黄金相关资产的关注和配置。未来,全球央行购金热有望持续。《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持续增长,43%的受访央行计划将增持黄金。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央行增持黄金意愿高于发达经济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