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提升行业规范化 低空经济空域需求有望获立法保障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及空域需求

1. 低空经济的内涵与潜力
   低空经济是指以1000米以下低空域为依托,涵盖通用航空、无人机、空中游览、航空物流等众多新兴航空产业的经济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空中出行、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需求的增长,低空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在应急救援方面,低空飞行器能够快速到达偏远地区,运送医疗物资和救援人员,提高救援效率。
2. 空域需求特点
   低空飞行器种类繁多,包括直升机、小型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等,它们的飞行活动具有多样性,如航空摄影、农林植保等。这就要求空域的管理既要保证安全,又要具有灵活性。不同类型的低空飞行活动对空域的高度、范围、时段等需求存在差异。例如,无人机在城市中的航拍活动,需要在相对较低的高度(通常不超过120米)、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特定的时段(避开人群活动高峰期)进行空域使用。而通用航空的短途运输可能需要连接城市之间的特定航线,高度可能在几百米到1000米之间,并且需要相对稳定的空域使用权限。

   从行业发展来看,低空经济的各个领域需要明确的空域规划和使用规则,以吸引投资、促进创新。例如,新兴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概念,涉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城市中的运行,这需要提前规划好专门的起降点、飞行走廊等空域资源。

二、当前空域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规范化需求

1. 安全挑战
   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空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可能存在飞行冲突,例如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在同一空域内飞行时,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避让规则,容易引发碰撞事故。另一方面,一些未经授权的飞行活动,如“黑飞”现象(未经许可的无人机飞行),可能对民航客机飞行安全、重要设施安全等造成威胁。例如,无人机靠近机场空域飞行,可能干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2. 管理碎片化
   当前,低空空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军方、民航部门等,存在管理职能交叉、协调难度大的问题。这种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导致空域使用审批流程复杂、效率低下,不利于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一个企业想要开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业务,可能需要分别向军方和民航部门提交不同的申请材料,经过多轮审核,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3. 规范化需求
   为了保障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空域管理体系。这包括明确的空域分类标准,不同类型空域的使用规则(如允许的飞行器类型、飞行高度、飞行活动限制等),以及简化、高效的空域使用审批流程。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以确保低空飞行器的有序飞行。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ADS 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等,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

三、立法保障空域需求对低空经济的意义

1. 促进产业发展
   立法保障低空空域需求能够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对于企业来说,明确的空域使用规则和合法权益保护可以降低投资风险,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低空经济领域。例如,在无人机物流配送方面,如果有了立法保障,企业可以放心地规划配送航线、建设物流枢纽,从而推动无人机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立法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飞行器研发制造等领域。
2. 保障安全与秩序
   立法能够明确空域管理的责任主体,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违规处罚措施。这有助于减少“黑飞”等违规行为,提高空域安全水平。例如,通过立法规定无人机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对违规飞行行为处以罚款、暂扣或吊销飞行许可等处罚,从而规范无人机的飞行秩序,保障航空安全。
3. 推动技术创新
   在立法保障的框架下,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更加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例如,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有了明确的空域规划和安全标准,企业可以大胆地研发新型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等。同时,立法可以促进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提高低空空域的管理效率和飞行安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19:32 , Processed in 0.0476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