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贵州开阳:搬迁安置点里的“四点半课堂”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3-11 16: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贵州开阳搬迁安置点里“四点半课堂”的一些情况:

背景与意义
服务搬迁家庭
   在贵州开阳的搬迁安置点,许多家庭的家长可能忙于生计,在孩子下午放学后的时段无法及时照料和辅导孩子学习。“四点半课堂”应运而生,它主要是针对搬迁群众子女在学校放学后到家长下班前这段时间的托管和教育服务需求而设立的。
助力教育扶贫与社区融合
   从教育扶贫的角度看,这一举措确保了搬迁家庭的孩子能得到持续的教育支持,避免因家庭搬迁、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学习上的落差。同时,“四点半课堂”也成为孩子们在安置点社区内交流互动、融入新环境的重要平台,有助于他们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增强对安置点的归属感。

课堂内容与形式
课业辅导
   每天下午四点半开始,孩子们来到“四点半课堂”,志愿者教师或辅导人员会首先帮助他们完成当天学校布置的作业。针对孩子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确保孩子们能够巩固课堂知识。
兴趣培养
   除了课业辅导,“四点半课堂”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例如绘画课程,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音乐课程让孩子们感受节奏和旋律的魅力,有的孩子学会了唱歌、演奏简单乐器;还有手工制作课程,像制作剪纸、陶艺等,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课外知识拓展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四点半课堂”还会开展课外知识讲座。如科普小知识讲座,介绍自然科学现象、宇宙奥秘等;还有历史文化故事讲座,讲述贵州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等内容,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传承优秀传统。

师资力量与资源保障
师资来源
   师资队伍主要由志愿者组成。这些志愿者来源广泛,包括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来为孩子们服务。还有社区内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经验的居民,他们出于对社区孩子的关爱,积极参与到“四点半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来。此外,也有部分学校教师会定期到“四点半课堂”进行义务辅导。
资源保障
   在场地方面,安置点会专门腾出合适的房间作为“四点半课堂”的教室,配备桌椅、黑板等基本教学设施。教材和教具方面,社区会积极筹集资金购买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科普书籍等,同时也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例如,一些爱心企业会捐赠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以保障“四点半课堂”的正常开展。
W020250310405920078687.jpg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5 10:14 , Processed in 0.6362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