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记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记》

一、发现与意义

1. 发现过程
   “南海一号”的发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发现了在水下20多米深处的一艘古代沉船,这艘沉船就是后来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宋代商船。
2. 重大意义
   文化价值
     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上装载的文物反映了宋代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为研究宋代的航海、造船、贸易、陶瓷生产、宗教文化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陶瓷来看,“南海一号”出水了大量精美的瓷器,这些瓷器涵盖了当时多个著名窑口的产品,如景德镇窑、德化窑、龙泉窑等。通过对这些瓷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宋代陶瓷制作的工艺水平、窑口分布、外销情况等。
   历史价值
     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宋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时期,“南海一号”的发现让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当时海上贸易的规模和内容。船上丰富的货物表明当时中国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有助于还原古代海上贸易的路线、贸易网络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情况。

   考古学价值
     为水下考古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样本。由于沉船位于水下,保存环境特殊,对于考古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打捞、保护沉船和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水下考古技术,包括水下探测、文物提取、沉船整体打捞后的保护等技术环节。

二、前期探测与研究

1. 水下探测技术的运用
   多波束声呐技术:在对“南海一号”的探测中,多波束声呐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精确地绘制出沉船的外形轮廓、尺寸大小以及沉船所在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通过多波束声呐探测,考古人员了解到“南海一号”船长约30.4米,宽约9.8米,船身保存相对完整。
   水下摄影和录像技术:利用水下摄影和录像设备,可以直观地记录沉船及其周围环境的状况。考古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沉船的船型结构、船上堆积的货物以及船体的破损情况等,为后续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
2. 文物的初步探摸与分析
   在早期的水下探摸中,考古人员发现“南海一号”上的文物种类繁多。除了大量的瓷器外,还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铅锡器、石器、玻璃器、骨器、蚌器等。这些文物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瓷器多集中在船舱内,而金器、银器等贵重物品则在一些相对隐蔽的位置被发现。
   通过对出水文物的初步分析,考古学家推断出“南海一号”的年代为南宋时期。例如,瓷器的造型、纹饰风格以及烧制工艺等都具有典型的南宋特征。同时,一些带有纪年款识的瓷器也为确定沉船年代提供了有力证据。

三、整体打捞工程

1. 打捞方案的制定
   整体打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由于“南海一号”船体较大且保存完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建造一个巨大的沉箱,将沉船和周围的淤泥整体包裹在沉箱内,然后通过大型浮吊将沉箱吊离海底。
   在制定打捞方案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沉船的结构稳定性、海底地质条件、海上气象环境以及打捞设备的承载能力等。例如,阳江海域的海底地质以淤泥质为主,这对于沉箱的下沉和密封提出了特殊要求;而该海域的季风气候也对打捞作业的时间窗口有着严格限制。
2. 打捞工程的实施
   建造沉箱:沉箱是一个巨大的钢结构箱体,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在建造过程中,要确保沉箱的结构强度足以承受沉船的重量和海水的压力。沉箱的底部设有特殊的切割装置和密封装置,以便能够顺利地切入海底淤泥并将沉船密封在其中。
   沉箱下沉与对接:将沉箱准确地下沉到沉船位置并与海底进行对接是关键步骤。在下沉过程中,通过水下定位系统不断调整沉箱的位置,确保其精准地覆盖在沉船上方。当沉箱下沉到预定深度后,启动切割装置,将沉箱底部的淤泥切断,然后通过密封装置将沉箱与海底淤泥密封,使沉船和周围的文物被完整地包裹在沉箱内。
   浮吊作业:使用大型浮吊船将沉箱吊离海底。在浮吊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起吊速度和力度,避免对沉箱内的沉船和文物造成损坏。经过紧张的作业,沉箱被成功吊离海底,并被运输到岸边的临时保护基地。

四、文物保护与发掘

1. 沉船保护
   沉船打捞上岸后,面临着一系列的保护问题。由于在海底浸泡了数百年,船体和文物已经适应了水下的环境,一旦离开水,就容易发生干裂、腐蚀等问题。因此,在临时保护基地,采用了特殊的保湿和防腐处理措施。
   建造了专门的保护池,将沉箱放置在保护池中,池中注入了经过特殊调配的保护液。保护液的成分经过精心研究,既要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又要防止船体木材和文物的化学变化。同时,通过对保护池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沉船和文物处于相对稳定的保护状态。
2. 文物发掘
   文物发掘工作在严格的保护措施下逐步展开。由于船上文物堆积密集,发掘过程必须十分谨慎。考古人员采用分层发掘的方法,一层一层地清理文物。在发掘过程中,对每件文物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其出土位置、保存状况、与其他文物的关系等。
   对于脆弱的文物,如纸质文物(虽然目前尚未大量发现,但不排除存在的可能)、纺织品等,采用特殊的提取和保护技术。例如,对于纺织品文物,使用专门的固定剂在水下进行固定,然后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和保护处理。而对于瓷器等相对坚硬的文物,也要注意避免在提取过程中造成新的损伤。

五、考古成果与展望

1. 已取得的考古成果
   文物数量与种类
     经过多年的发掘,“南海一号”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截至目前,已经出土文物超过18万件。这些文物种类丰富多样,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类器物外,还包括了大量的货币(如宋代的铜钱)、动植物遗存等。
   对宋代社会的新认识
     通过对“南海一号”文物的研究,对宋代社会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例如,在商业贸易方面,发现船上的货物种类和数量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海外贸易体系。在文化交流方面,一些带有异域风格的器物表明宋代与海外文化有着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在手工业生产方面,从瓷器、金属器等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宋代手工业的精湛技艺和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2. 未来展望
   继续深入发掘与研究:随着发掘工作的继续推进,有望发现更多的文物和新的考古信息。例如,可能会找到关于船主身份、船员生活等方面的直接证据,进一步丰富对宋代航海贸易和社会生活的认识。
   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在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方面,将继续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南海一号”的考古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水下考古学的发展。例如,可以与在水下考古技术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国家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提高“南海一号”考古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新闻移动网手机版|新闻移动网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20 19:14 , Processed in 0.1182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XinWen.Mobi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